“好不容易回了一趟汴京,你们两个何不在汴京多留一些时日,多陪陪你们父亲母亲,等过了元宵,再回返徐州也不晚。”
两个人把老太太和明兰送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几,临近过年。
现在刚过正月十五,两个人就到了徐州。
抛去路上的时间,两个人在汴京也不过待了十余天。
“有十余日的时间陪父母也足够了,怕公子身边没有习惯的人手,我们两家的父母都是催促着我们早日回来伺候公子。我们也惦记公子,商量过后就想着赶在元宵节前回来,和公子一起过元宵节,只是路上耽搁了一点,还是晚了一日。”
许三因为和盛长柏半年没见的原因,有点激动。
盛长柏和刘韬、许三,待在一起的时间,比盛长柏和盛老三盛长枫待在一起的时间都多。
盛长柏和这俩才更像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感情相处的也更深。
封建社会的大户子弟,一个个都最信任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书童和长随,是因为什么,盛长柏体验到了。
“你们两个有心了,晚上一日又算的了什么。许三你先说说,这半年遇到的事情?”
“当初我们离开徐州,登上回汴梁的官床……”
这半年里面,许三经历的大事,盛长柏还是知道的。
但是也有盛长柏很多不知道的细节,因为全程都跟着老太太身边的原因。
许三也完整的经历了,盛老太太和明兰的宥阳之行。
盛老太太回到宥阳之后,没怎么出门,除了在宥阳走走,怀念一下故地,见了一些故人之外,也没太多出门走动。
以盛紘和盛长柏的官位来说,二房在宥阳已经可以说是顶级高门。
老太太的出身即贵,辈分又高,不需出门拜访,等着宥阳的各种士绅,大户上门拜访就行。
就是宥阳知县,也有多次上门拜见老太太。
盛长柏也知道了盛老太太,这段时间见到的都是什么人,为明兰相看的都是什么人家。
既然不在汴京,去往老家宥阳为明兰相看,老太太就没在乎门第。
以老太太把明兰当心尖子的做派,当然不是随便糊弄明兰。
老太太不要求门第,对于人品的要求当然就要更高。
一般的人家就不说了,为明兰挑选夫婿,老太太的能看的上眼有三个。
一个人选,就是大房盛纭姑姑的儿子胡泰生,也就是盛长柏的表弟,明兰的表哥。
首先,就是泰生人品好,为人老实忠厚,没有坏心眼,是个好人。遇事不急躁,脾气也很温和,好相处,值得女人托付一生。
其次盛纭为人豪爽,作为婆婆,很好相处。加上盛纭一直感念当年盛老夫人对自己一家的大恩,而明兰又是在盛老夫人膝下长大,深受盛老夫人喜爱。
如果明兰进门,盛纭一定会善待明兰。而一般新媳妇嫁入婆家的棘手的婆媳问题,明兰就不会遭遇。
最后,泰生家境殷实,独生子,家里人口简单,家人们都相处融洽,没有什么纷争。
这件婚事,在盛长柏看来,也就只有一点不好,血缘关系近了一点。
但是老太太不懂遗传学,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好,还会认为亲上加亲,更有优势。
泰生的各方面都好,都挺合适,但最后被老太太pass掉了。
因为泰生和品兰才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传统看来最合适的一对儿。
因为维大伯的媳妇李氏,不想把品兰嫁给泰生,想把品兰嫁回自己的娘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