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有退、亦张亦驰,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低头的时候低头、该真诚的时候真诚、该硬气的时候硬气,这才是在社会里混下去的王道!”
刘卫东笑道。
“圆滑、变通……”
二宝子若有所思地点头,仿佛听懂了,又仿佛没听懂,但他肯定记住了。
回去之后,得好好地琢磨。
刘卫东也不多解释,这玩意,解释多了没用。
只要他记得这个道理,以后走的时候,自有事情会去教他——人教人,不一定能教会。事儿教人,一次就成了。
之所以和二宝子说这么多,也是因为,二宝子是他的这些兄弟里成就最高的一个。
后世身家千万,在县城里专门做小商品批零的,绝对是个经商的好苗子。
只可惜,起步太晚,也没有个正当的引路人,所以,他的成就也只能局限于此了。
现在,他跟了自己,刘卫东就开始调教他了,以后争取让他有更大的出息,成为自己手下真正的猛将。
至于其他的兄弟,也都是各有特点,就要因材施教了。
“哥,咱这是去哪儿啊?买白面和肉吗?”
二宝子边蹬着自行车边问道。
“不,咱们先去书店,给你嫂子还有柱子买些学习资料。
再去县里供销社,买两个戏匣子。”
刘卫东笑道。
“啊?为啥买俩戏匣子啊?”
二宝子一怔。
“马叔对我太好了,我得孝敬孝敬他,当然,还有我爸我妈。”
刘卫东笑道。
正好前面就是县供销社,进去后,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两个红灯牌收音机,还有一堆备用的大电池。
两个人又去了书店,刘卫东弄了两摞子学习资料,招呼着二宝子,去县一中。
路过副食店,又买了两兜金帅苹果。
一兜少的挂他自行车上,一兜多的让二宝子拿着回去给大伙儿吃。
“咱是去看柱子呗?”
二宝子笑问道。
“嗯,去看看他,如果他不好好念书,你给我踢他。”
刘卫东道。
“必须的。臭小子,就他学习好,有出息,敢不好好学,弄他!”
二宝子咧嘴一笑。
到了县一中,让二宝子进去喊柱子。
没过多长时间,柱子就跑出来了,离老远就兴奋地一个劲儿挥手,“卫东哥,卫东哥!”
不过,他身边除了二宝子之外,居然还跟着另外一个人,是谭勇,他也很兴奋地跟着小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