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牧民都有自己固定的放牧区域,他们只要保持饲养动物的数量、轮换放牧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一些牧民希望饲养更多的动物,赚更多的钱,如果被发现就会受到处罚和警告的,冬季提供的牧草就是按照计算好的动物数量提供的,贸然提高数量,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的。
至于,余林工业基地那里就更不用说了,那简直就是在捡钱呀!
工业基地里面需要的原材料,几乎全部都是铁锹和葫芦带自己的小弟办理的,它们每月和小龙回来一次就可以了。
小龙负责雨水,它们负责提供原材料,那些都不需要花钱的,产品卖出去就是利润呀!
其实,那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也特别的高兴,移民这里以后,只需要带随身物品,安置小区里面啥都给准备好了,直接住进来就行。
每户最低都有一个人参加工作,其实只要能劳动的,都会有对应的工作给他们,这样生活就有了保证,其实他们的收入比余林市区的还要高呀!
考察了沙漠基地和余林基地以后,王鹏、太极陈、陈有亮等就研究决定,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暂时停止。
以后就是稳定已经开发区域里面的建设成果,提高里面定居人民的生活水平。
沙漠基地里面部分最早开发建设的区域,就进行沙漠种植改造,把那些原来种植牧草的区域,间隔改造成为优质的棉花等农作物区域,那些的防护林带也试点改造成为经济林带,适合种植西红柿、葡萄的那些红砂岩区域要控制动物养殖,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余林基地这里就是把原来粗放型治理的区域,再进行改造,修建水利设施,增加优质牧场的数量,生产优质牧草。
改良动物品种,保证肉食品的供应,尤其就是加工以后的熟食。
对于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区域,也逐步推行牧场向农作物的转化,加大陕北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组建预防沙漠化及土壤改良的研究团队,为以后的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