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都跳反了,赵骥自然更没有服从这道乱命的道理:“不错,撤到豫西就是个明摆着的陷阱,到时候我们就会处于国军胡宗南和汤恩伯两个重兵集团的前后包夹之中,要么乖乖听话去跟鬼子硬拼当炮灰,要么就会被人胡乱栽赃个罪名予以围歼”。
“廖书记,我全力支持你的决定,真有什么事儿的话,大不了我们三个人一起扛就是了”。
“我要马上致电东南局,我就不信还找不到个说理的地方了”,廖春华习惯性地先找自己的老上级来背书当靠山。
在他看来,跟国军有着血海深仇的副军长一定会想办法帮自己说话,或者跟延安反映情况的。
可惜事与愿违的是,东南局很快就答复了廖春华,说独立师已经划归长江局管辖了,要求他务必服从王明的指挥。
副军长的反应大出廖春华的预料,他顿时就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委顿下来。
廖春华自参加革命以来就一直跟在副军长的身边工作,还一起经历过九路突围那样的艰难,副军长身上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早已深深地折服了他。
既然副军长都同意长江局的意见了,那就说明这道命令肯定是有他的正确之处的,对,一定是我眼界有限,看问题不够全面,所以才会不明白长江局如此安排的深意。
一番阿Q式的自我麻醉后,廖春华再次组织召开班子会议:“我后来又考虑了一下,上级如此安排肯定有上级的用意在里面,肯定是着眼于全国的大形势而……”
“屁的大形势!”赵骥一听廖春华改口就猜到不妙,明明说好的三个人一起扛,你收到了东南局的电报就立马打退堂鼓算是怎么回事儿!
“哼,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大形势”,赵骥跟廖春华之间虽然不能交心,但一直以来都还是维系着面上的团结,但如今事关整个独立师的生死存亡,那可就算撕破脸也顾不得了。
“苏联人害怕倭寇从东北进攻西伯利亚,所以寄希望于国军能把倭寇拖在我们这里无暇分兵,所以他们才会援助国军武器,所以他们才会出动飞机协助作战,所以他们才会宁愿牺牲我们也要维护和重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