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后的迷雾揭开

郭勋祺下令在树林间挖掘了大量的散兵坑,也即是约一米深、仅容单兵站在里面的纵向竖坑,坑口四周还有用挖掘出的土壤堆建起来的射击掩体。

当倭军炮击时,士兵们就蜷缩在竖坑里躲避,除非炮弹长了眼睛恰好打进坑里,否则根本伤不了坑里的士兵分毫。

当倭军以散兵状态进入树林近战时,川军士兵则从地下探出肩膀的高度进行射击和投掷手榴弹,在对射时可谓占尽便宜。

钻入树林的倭兵很多甚至连川军士兵在哪儿都没看见就被击中打死了,轻机枪也只能进行概率射击,整个树林中似乎敌人无处不在,任何方向都随时可能有子弹射来。

这种仗忒么的怎么打!

倭军的战术很死板,近战吃了亏就把步兵撤下来,然后组织炮火再轰一轮,轰完了步兵再继续上,如果遭到对方的自动火力阻拦,那就出动迫击炮和掷弹筒精准端点,然后步枪兵再上去交火。

以往百试百灵的死板战术今天失灵了,树林里的川军士兵既不怕炮轰,也不怕掷弹筒,甚至步枪对射都大占便宜,一番血肉消耗下来,倭军付出了更大的伤亡却毫无进展,看得外面等着砍树的工兵中队干着急。

小界方松听着西岸第一大队的喊杀声急得不行:“让步兵进林近战,没有命令不准撤退,步兵接战时工兵就抓紧上前砍伐木材”。

这是要拿步兵的性命来为工兵中队赢得伐木的时间!

站在制高点观察战况的郭勋祺一眼就识破了小界方松的打算:“给我集中六门82迫击炮和十二挺重机枪过来,倭寇的工兵部队到哪儿就瞄着哪儿,只要它们敢上前伐木就集中火力狠狠打!”

不比同时代欧洲军队的豪华装备,倭军的工兵部队是没有专业的架桥装甲车的,它们只装备有可折叠的钢笺作为浮桥骨架,必须要搭建铺设木材才能供行军所用。

郭勋祺就是吃准了这一点才把树林作为了144师的防御重点——岸边江滩上是没有树木的,而要想砍伐丘陵地带的树木的话,那就拿命来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