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辙从繁重的公文中抬起头来,一脸诧异。
为何后人要说自己是苏轼的冤种弟弟呢?
他可是很尊敬兄长的。
他们自小便形影不离,跟随父亲学习,感情深厚。
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一起步入仕途。
他这兄长,直率而真挚。
别人有善举,就不吝称赞,但若是遇上看不上的事情,便直接往死里挖苦讽刺。
这样的性格,虽让他赢得了无数赞誉,却也不免树敌众多,仕途多舛,几度遭贬。
然而,兄长胸怀豁达,对于个人的荣辱得失,总能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处之,不以为意。
但作为弟弟,苏辙的心中却是时刻牵挂着兄长的安危。
他深知兄长虽能淡然面对困境,但作为家人,他不免担忧兄长。
让兄长少受些苦,就是他现在为官最大的意义。
而兄长素有文才,待他身居高位,再运作一番,兄长必定能很快重返京城。
想到这里,苏辙笑着摇了摇头。
他哪里会是什么“冤种”?
为了兄长,他甘之如饴。
......
苏轼也有些不满后人对他弟弟的称谓。
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二人,进退、出仕,皆是如出一辙。
然而,时局动荡,皇帝欲变法。
朝中新旧两党之争,导致他接连被贬。
每每他被贬,弟弟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四处奔波,用尽浑身解数,去营救陷入困境的他,甚至曾经请求利用自己的官职来赎罪。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非但没有丝毫怨怼,反而因患难而情感愈加深厚。
他被贬异乡,总是思念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