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甄氏

果郡王屯私兵、养暗卫,有谋逆之嫌,皇上不愿手足相残,召其进宫谈话,谁知果郡王竟刺伤皇上,要与皇上一同葬身火海,幸而甄答应凑巧路过,替皇上挡了一刀,与逆贼果郡王同归于尽。

消息传出来的同时,甘露寺的冲静元师饮下鸩酒,靠在先帝赐下的长相守上,溘然长逝。

她出身卑微,偏偏得了先帝的喜爱,将她捧上高位,她的儿子极其受宠,可又做不了皇帝,先帝从未考虑过,这个小儿子会不会成为日后新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没关系,她和先帝的儿子,死了;先帝赐下的桐花台,烧得一点都不剩;从前象征着她盛宠的合欢树,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

如今她也死了,除去史书上寥寥几行字,没有人会再记得她。

张廷玉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问,可早朝时皇上神情落寞,左臂还拿绷带裹了起来,再问什么,总觉得太不近人情了,于是这事就这么盖棺定论了。

皇上召了钦天监的人,最后下了一道圣旨,将果郡王谋逆一事昭告天下,果郡王有负皇恩,皇上撤去了他的黄带子,将其贬为庶民,冲静元师也不许葬入皇陵,只葬入妃陵便罢了。

答应甄氏,虽被家族连累,可她救驾有功,皇上追封其为禧嫔,又给龙凤胎赐下了名字和封号,她的父亲已经死了,皇上为表圣恩,将她母亲和妹妹的流放改成了贬为庶人,也算是嘉奖甄嬛的救驾之功了。

甄嬛今年二十四,她十七入宫,因着一张与纯元皇后相似的面容,和独特生动的性格,极其受皇上宠爱,汤泉宫之行、椒房之宠、无子封嫔、大办生辰宴......许多事情都是她独一份的,就连华贵人最得宠的时候,都没有那些待遇。

七年的时间,她得宠、失宠、复宠;小产过,但也生下了一子二女;她为着“宛宛类卿”一事毅然抛下一切出宫,可最后又为了另一个男人回宫,到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虚情假意。

短短的二十四年,就是禧嫔甄氏的一生了。

沈眉庄还是按照嫔位的规制好生安排了葬仪,逝者已逝,生前的事情都随风而去,没有在意的必要了。一个女子,二十四岁便消亡于深宫中,这并不是什么大快人心的事情。

沈眉庄给甄嬛上了三炷香。

真心,是最不要紧的东西了,至少在这深宫里是这样的。这宫墙太高,也从来不是追求情爱的地方,但愿以后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向往爱情的女子都有个好结局吧。

/

皇上又病了一场,他这半年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兄弟和女人的接连背叛,让他越发没有安全感,沈眉庄母子三人成了他最大的情感寄托。

年关时,皇上有旨,叫沈眉庄代行皇后的责任,在永寿宫接见命妇,李荣保的福晋和沈眉庄的表嫂提前得了示意,带上了自家的儿子。

沈眉庄穿着沉重的吉服,脸都笑僵了,才算是都见完了,她留了这两位说话,其余命妇便一一告退。

富察傅恒和苏尔松甘得了自家额娘的示意,上前跪下:“草民富察傅恒/苏尔松甘,参见毓贵妃娘娘,参见六贝子!”

沈眉庄笑着拍了拍弘曜,弘曜亲自将两人扶起来,富察傅恒比弘曜高了一个头,苏尔松甘要矮一些,毕竟富察傅恒自幼就跟着家里人练武,而沈眉庄的表兄是文臣,松甘年岁虽大些,平日里运动的少,自然没有傅恒长个儿。

沈眉庄越看两个孩子越满意:“弘曜,带他们去偏殿玩一会吧,等过完年,他们就会陪你去上书房念书了。”

弘曜规矩地行了礼:“儿臣告退。”

送走了弘曜,沈眉庄再看向富察夫人,对方一直在观察弘曜,此时眼神里都是欣赏和满意,沈眉庄喝了口茶,开始找话题跟二人聊天,今日她和弘曜的表现都是重头戏,世家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轻易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