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王校长之后,杨永贵点燃一支烟,坐在灯下陷入了沉思。
在整个石坡乡只有这么一所小学,周围几个村的孩子们,每天跋山涉水地赶来上学。
可整个学校加上王校长在内,总共就四个老师,还都是乡里几个为数不多上过高中的人。
四个人在学校里忙活了大半辈子,却还只是民办教师。平日里农忙的时候,一头要照看着家里的田地,另外一头又要顾着娃娃们的学习。
工资却是少的可怜,要不是为了村里的孩子们。杨永贵和几个村干部再三做工作,这几个人也早就不干了。
为了学校的事情,杨永贵当年也没少跑县里。最终县里为了体现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给石坡乡小学划拨了一个编制。
本以为这样就能招来好的老师,没成想编制是有了,毕业生也前后来了几个。
可来的不是这个领导的孩子,就是那个领导的孙子。都是在这里捞取了资本,镀个金转头就没了影。
真正愿意扎根这里的却又进不来,这个编制反而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王校长的这番话真的打动了这位老乡长,要是能说动梁宁去给娃娃们上课,那石坡乡的未来就有希望了。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说动梁宁呢?他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还是副科级。又是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
让他去乡里的小学去给孩子们上课,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镇里也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杨永贵把三个村支书都叫到自己家里,把王校长的想法告诉了三人。
崔向前一听高兴的直拍大腿:“哎呀,这么好的法子咱们啷个就想不到咧。要说还是读过书的人脑瓜子好使,老王也不愧是上过高中人哦,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
崔向前兴奋地一连说了几个好。夏江和龙平的两位村支书,也觉得如果能说动梁宁,那对村里的这些个娃娃们那是天大的好事。也都纷纷表示赞成。
可怎么才能说动梁宁让他去小学代课,却又难住了眼前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