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从来处来,到来处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有口不能言,有手不能写,有冤不能伸,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你要他们怎么办!!!

咱们身着这身官服,自以为是青天,是百姓的父母官,一切的想法总是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怜悯与施舍,有几个真正在乎过百姓的想法?

咱们动一动嘴皮子,或农或桑,或工或赋,可就是咱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多少百姓的生存!

既然我穿上了这身官服,受万民敬仰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承受万民怒火的准备!

我薛虹的祖辈也是地里刨食,养活出了我这么一个读书人来!!我不是生来就着绫罗绸缎,腹有诗书的。

我就是百姓的儿子,所以我清楚百姓的想法,也知道百姓的苦难!知道他们的贪婪,也见过他们的良善!!

对错是非,岂能以一言而定论?”

朝廷的政令必然是对整个国家大体有利的,可利益不会凭空产生,必然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除非生产力发生了进步。)

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可百姓真的是否愿意,有谁在意过吗?

就以薛虹为例,如今在京只是个不起眼的正五品,可到了地方,那就是顶天的权力在手!

薛虹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县百姓的生存问题!

大明朝总有那么一些乌龟王八蛋,只会搞一搞书面调查,脱离百姓,颁布一些无用的政令,说着含糊其辞的官腔,自以为高高在上,实际上狗屁不是!

刘秉恩和林如海一时间语塞,看向一旁的薛虹无言。

就连林如海仿佛又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个弟子。

刘秉恩忽然笑了,眼眶中渐渐浸出泪花来:“哈哈哈哈哈!薛景瑜啊薛景瑜!你或许和我们真的不一样。

我真的好奇,这个世界上怎么会诞生你这么一个看似洞悉了一切,却又天真的离谱的怪胎出来。

依你之见,你要如何?”

薛虹从地上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常言到,从来处来,从去处去。我偏要从来处来,回来处去。

我是地里生的,死也要归到地里去。

多谢世伯指点,今日虹受益匪浅,就不打扰老师与世伯叙旧。告辞。”

薛虹离去后,刘秉恩眼底满是欣慰:“如海啊,这孩子和咱们真的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