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会,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朱学海,右参政黄宗高,左参议崔胜,右参议黄东山,还有布政司衙门的其他重要部门的负责官员,都来到了张伟的办公室。
张伟见人到齐了,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我苏北行省今年年初申请的海州和盐城两个港口开埠之事,朝廷已经同意了把盐城港做为新的对外通商口岸!!”
还不等其他人开口,左参议崔胜就站起来道:“太好了,这样一来我苏北行省的海贸一定可以再上一层楼了。“
张伟道:“建了盐城港,海军的北海舰队就会派一支分队来此防守,我苏北的海防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右参政黄宗高:“确实是大好事,有了盐城港,我苏北行省的丝,棉,麻等各种布料必将风行海内外。”
右参议黄东山:“有了盐城港的带动,我苏北北部的发展应该会被带支起来,之前海州,徐州,淮安等地区比之南部的苏州,常州,松江等地差太远了。
有了新的盐城港帮上海港分担压力,上海港的货运压力也会小很多。
上海附近的地价,物价也会有所缓解,真是两全其美呀!”
眼见布政司其他官员都说了盐城港好处,刚刚从山东调过来的左参政朱学海对盐城还不甚了解,他讲不出盐城开埠的好处。
于是眼珠一转,拱手对张伟恭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刚一上任布政使,就为苏北人民拿下如此重要的通商之权,真是苏北人民之福啊。
大人心系百姓,一心为苏北人民谋福祉,值得下官们好好学习。”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朱学海的话的确说到了张伟的痒点上来了。
到了张伟这种封疆大吏的层次,为官一任就想为当地百姓留下的什么,也给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官声。
所以张伟也笑呵呵的向朱学海回复道:“这也是朱参政命中带喜啊,你一来我们苏北行省就拿下来了盐城港的开埠权力。”
除了张伟之外,其他人也纷纷谈论起了盐城开埠对苏北的好处和影响。
某司长甲:"盐城港?看样子得去那边提前做布局了。”
某司长乙:"是啊,盐城附近的房子可以提前买起来了,你看看在上海地区的房价都涨成什么样呢,连我等买起来都觉得十分困难。”
某司长丙:"你们谁有淮安或盐城方面的直接关系啊,给我介绍一下,我家里的弟弟一直在做建材生意,也许能为盐城港的建设添砖加瓦。”
某司长甲:“某倒和淮安的付知府是同年同窗,不过就是不知道他还给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