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洋画中用

江湖宫廷菜 河是一匹马 2169 字 20小时前

抽签下来,还好仲青没有跟刘文兵分在一组,是不是组委会也有此顾虑,怕控制不住现场局面,因此让他们王不见王,也未可知。

仲青分在了第一组,看到这个结果,仲青直觉就是抽签被人动了手脚。因为他作为预赛的第一名,最好是在第一场电视节目中出现,有噱头,当然形象还好,足以给观众留一个好印象,也给接下来的赛程增加一些收视保障。

所以抽中第一组的选手一是形象过关,二是技术精湛,有噱头,也有看头。第三就是组委会设置的考题比较巧妙,让选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又能做到镜头呈现出来很漂亮。

第一组的选题是“造型”。

中国菜的造型,历来就比较重要,但仍然重不过味道。但是,这次把造型作为首场的选题,独辟蹊径。最主要的考虑是电视的效果,所以组委会对电视制作团队作了某种意义上的妥协。然而,毕竟是美食节目,最主要的味道还是不能抛弃,不然,大家都追求视觉效果,看是好看了,不能吃,那有什么用呢?

所以打分设计就比较考究,造型占七成的分数,而味道占三成,这就让选手尽量在造型上动脑筋,但也不能偏科,就算你造型拿了满分,但却极为难吃,那也就是70分,肯定会被淘汰。

另一个考究的地方在于必须现场持续制作,即在食材的原始形态时,拍摄就开始了。让观众可以从材到菜看完整个过程,食材在厨师的刀下慢慢破茧成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既有观赏性,又有技术性,可谓双方都照顾到。组委会可说是煞费苦心了,但是,对于厨师来讲却是个难题,因为会暴露一些秘密,如同魔术不愿意把过程公之于众一样,烹饪一样想要维持这种神秘性。只是最终电视的话语权还是战胜了烹饪协会,只有牺牲一些行业秘密了,为烹饪业走向大众作贡献。

仲青先跟顾韬晦讨论做什么样的造型能够新颖,别出心裁,锁定眼球。顾韬晦先从传统角度给他讲课,说:“宫廷菜最讲究造型,我们御厨想讨得陛下的欢心,味道是一方面,而菜品的摆放也很讲究,器具和菜品的搭配尤为重要。可以说,每一道菜的摆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使是那种不成形的烧菜,也会用一些可以固定的素菜将之塑形,人为地做一个造型出来。”

仲青不耐烦他的教条,直接打断他:“所以,要怎么做呢?你直接说重点。”

顾韬晦遗憾地说:“朽木难雕,我的意思是不如选取一道宫廷菜作为参赛菜品。”

仲青问:“是什么呢?”

顾韬晦说:“不是还没定,跟你商量嘛。”

仲青说:“那白说,我以为你已经有现成的推荐了。”

顾韬晦说:“信手掂来也不是不可,像百鸟朝凤啦,祥龙双飞啦,松鹤延年啦,沙舟踏翠啦。”

仲青说:“打住,你走入误区了,不是菜名吉祥就行,而是要做出来漂亮。其实我觉得,生菜是最容易做出造型来的,像果盘之类的。但是,生菜的味道太单一,光是好看没用,绣花枕头一包草。”

顾韬晦也提醒说:“而且,可能别的厨师也会往这方面想,大家都挤在一起,就难出彩。”

仲青考虑说:“倒是可以借鉴一些宫廷菜的做法,再从造型上进行改良。没事,我再去跟师父商量一下。”

师父是赞同了仲青的这个想法,但他从竞技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敢肯定,80%的厨师都会从凉菜上做文章,像萝卜、魔芋这样质地的素菜,肯定会拿来雕刻。但是,这些只能用作点缀,不能成为主角,否则菜品本身不会出彩。没有说让萝卜唱一台大戏的。而且,我觉得,越是不可想象的地方,越是要去创新,这样对于菜系本身的推动作用也很大,评委也会更看重这些。”

仲青努力领会着精神:“比如说豆腐,根本没法雕刻,又比如猪牛羊肉,烂成一摊,也很难塑形。如果把这样的食材都做出造型来了,肯定会获得满堂彩。”

师父见孺子可教,老怀大畅,说道:“是这个理,先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吧。还有时间,这条路走不通了,再去走好走的路。”

仲青又跟顾韬晦商量:“你说荤菜里做造型比较好的是哪一些?怎么做?”

顾韬晦说:“海产品相对造型比较容易做,但按你师父的意思,容易做的都不要碰,避免跟别人撞车,最好自己创新一条最难做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