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再战芦子关(1)

北唐 蚕室废人 2879 字 24天前

秦固微笑道:“这个晚辈不知,怀仁曾经建议晚辈,与九县令丞协议,延州全境,自今年始停收所增人丁赋,流民入境垦荒种地,不再收取丁赋,本地人新丁诞生,也不再加收新的丁赋。”

“啊——?”李彬大吃了一惊,他锁眉道:“然则如此数载,必然导致府库枯竭,何以养兵,何以治吏?”

秦固笑了笑:“……晚辈还未曾说完呢,若仅仅如此,怀仁不过是空口白牙,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他是武将,万事由我们这些文官去担待。怀仁的主意是,停收新的丁赋只是第一步,自明年开始,要在延州九县之内推行亩丁合一,将每岁粮赋按名下田亩数收取,上至达官勋贵,下至庶民百姓,均要按田亩纳粮……”

李彬浑身一抖,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喃喃道:“这小子……他不要命了么?”

只要此议一出,李*顿时便是延州全体豪门显贵上层社会的公敌,作为一个资深的延州人,李彬太清楚这帮人的能量了。

“……怀仁也说了,只要此议一出,我和他便是立时身处千夫所指之地,也正因为此,此时他只和我秘密商议过,并没有和旁人说起过。当时他说了上、中、下三策,以推行此法……”

“说来听听——”李彬眨着眼睛道。

“上策是由官府出面建立公田,以现钱自豪门手中平价购得土地,充入公田,然后分配流民耕种,每年在亩赋之外加收一成田贷赋,年息为千分之五,直至还清购田款项之后停收;中策是将延州所有外逃丁户的田地一律充为公田,另外将所有为豪门*之田土一一回收,一切以地契为准,而后由流民来耕种,收取亩赋,初期丁赋亩赋并行,豪门权贵可以按丁户收取田赋,而新得田之流民及原来的自耕农则一致收取亩赋,下策嘛……”

秦固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武夫说,下策便是来硬的,靠军队将全部豪门土地充公,嘿嘿,他虽没有明说,晚辈心中却明镜一般,这小子动了杀机了……”

“疯狂至极——”李彬摇头苦笑着道。

“若能行上策,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只是延州诸公肯不肯配合,倒还破费踌躇……”秦固皱起眉头道。

“不用对那些人心存幻想……”李彬冷冷道,“老夫和他们打了半辈子交道,太了解这些人了,凭借着祖上和族门的那点威势,*不择手段,不顾民生之疾苦,不管国事之兴衰,和他们谈什么社稷苍生,无异于对牛弹琴。”

“关于上策,怀仁建议,十倾地以下的中等阀阅可以暂时不理会,拥有十倾以上田土的豪门,要统一平购至十倾,凡是按照命令售地的,可以请朝廷下令嘉奖,甚至授予一些散秩文衔,同时免其二十年内的亩赋,对于不肯平价售田的十倾以上豪门,则要预交五年亩赋……”秦固一面说着一面苦笑摇头,“观察,怀仁出身您老人家府中,这位老兄真的只是个武夫么?”

李彬也暂时无语,他苦笑道:“我也越来越摸不透这小子了,前日他从芦关写信回来,要我帮他留意寻找精通天文历法的人才……真不知道他究竟想做何样大事!”

秦固怔了一下,轻轻道:“这个他临走时也和我交代过,他说的极蹊跷,要变丁赋为亩赋,没有精通天文历法的人才,便极易出岔子……”

李彬皱起眉头道:“他此言何解?”

秦固良久才道:“我想了许久,才猜出他或许是想丈量九县的土地,只是丈量土地皆是县曹胥吏之事,要精通天文历法之人何用,这一层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了……”

李彬无语。

良久,这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者喃喃自语道:“孟子云五百年而有王者出……”

秦固浑身一哆嗦,他没有接李彬的话茬,半晌才轻轻地道:“观察,现下说这些话还太早,眼前最紧要的一桩事,是如何才能想法子将怀仁兄推上延州藩镇之位,举目九县之地,武人当中,我们能指望的只有他了……”

李彬吃了一惊,他回首打量着这个长身硕立卓尔不群的年轻人:“子坚想通了?”

秦固摇了摇头:“不是我想通了,而是时势如此,怀仁所言所行,标新立异之处甚多,然则究其大概,却与一般武人大不相同。当今之世,能如他这般行事治军者凤毛麟角,而其思虑之深远处,便是许多饱读诗书的士人都有所不及,其人日后是个何等模样,目下难知,然则可以确定的是,他是延州百年以来成千上万武人当中最独特的一个,若其就位藩镇,无论如何行事,必然与历任节度大不相同……”

随即他苦笑:“观察,晚辈承认,晚辈乃是被其变丁赋为亩赋的疯狂设想所打动,想与他合力奋起一搏……只要此事最终能成功,晚辈不惜以性命相祭——”

李彬惊讶地看着这个一脸憧憬向往之色的年轻儒生,年轻人脸上的稚嫩清晰可见,然而更令李彬感慨的却是他面上同时浮现出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坚定。

虽千万人,吾往矣——

魏晋以来士大夫们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并没有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完全泯灭,最起码在秦固身上,这种责任感表现得颇为强烈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