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两人想不明白。
千里之外,京城的国子监里,柳元也有些不明白。
如今,国子监大祭酒年事已高。下一任只能在他和韩旬两位祭酒之中选取。西北和谈,柳元露了脸。应是占优一方。
皇帝赏赐也给了,什么金银布帛,嘉奖文书都有。唯独这下一任大祭酒人选,是只字未提。国子监里仍和以前一样。
这天下的儒生,能入国子监已是凤毛麟角。这些人,大抵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想着做官。国子监出来,有家世的,至少是京官起步。仕途是一片光明,前方是康庄大道。
差些的,也能混个人脉,哪怕出京任职的也多是富饶之地,实权之职。
另一类,是真想一生治学,读书育人的。这些人淡泊名利,不问世事,钟情于书,编撰,修订。整日谈古论今,想着若能留下文章传于后世,就死而无憾。
柳元便属这第一类,不过,他并不想显于台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做了大祭酒,门生遍朝野,才是他想要的。
和谈有功,可仕途却未有寸进。心里有气,思来想去。
料想,应是谢安之事误了自己前程。
他气,是这谢安斩草不除根。
东西?东西没拿到。
杀人?大白天,众目之下动手。不带脑子,丢人至极!
可谢安毕竟是自己带的人,蠢是蠢,可好在对自己忠心。自己的狗,可打,可骂,可杀。
但一个蜀山野小子居然当着自己面动手,这便是大不敬。
故,究其原因,全是那叫宋玉的坏事。一个毫无家世的白丁在他眼中就是一只蚂蚁。哪怕是蜀山剑修,至多就是大些的蚂蚁。
为此,他在给苏青、大祭酒写过的折子里,均提及了宋玉的恶行。想是光明正大,由官府拿人。自己动动手指,宋玉这种小人物便可随意拿捏,不费吹灰之力。
可结果却是石沉大海,毫无回应。柳元又派专人查了宋玉身世,还真就是一介布衣。
他也奇了怪,想不通。
其实,所谓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