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掀开了话题,四个大人就聊开了,聊得还挺尽兴。
再有的,就是凌保家和赵荷花。
先说凌保家。
现如今的课业,要比卫诗云和凌晓珍轻松。
空出来的时间,就和同班同学一起,钻研很多学术上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初衷,还是想当老师。
在凌保家的概念里,只有为人师表,才会为自家孩子做好榜样。
而他的媳妇赵荷花,那可就忙的不可开交。
照理说,分店开了,分红也给了掌勺,店里的事情就不需要她太操心。
但很多细节的东西,就需要赵荷花出面解决。
掌勺只能解决口味的问题,像应对卫生检查,或者店内环境死角检查,就需要一个人亲力亲为。
所以,赵荷花想要闲下来,怎么也要招聘专业管理人员才行。
但这方面的人才,还要一年以后,才会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到那会儿,第一届大学生,就会奔赴岗位。
依着赵荷花的思维,她还不会有这么先进的思维,这事还是卫诗云有一次闲聊说起的。
“嫂子,我们这一届大学生,去到社会那就是抢手的人才。”
“荷花饭店不是缺管理人才嘛,你就高薪聘请算了。”
“短期看,确实是有点吃亏。
“但要往长远看,这可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话题挑起来以后,卫诗云就针对其中的优缺点,挨个给赵荷花分析了一遍。
知道好歹的赵荷花,也反应过来,弟妹这是给她指路子储备人才。
只有强有力的后备军,才能为荷花饭店的扩大,逐步增添动力和那股劲。
“行,你说的我都记下来。”
“我这人没念过书,也不懂那些大道理。”
“但弟妹说的这些话,我知道都是为了荷花饭店好。”
这个话题说开,赵荷花就上了心。
除了巡视各个店面的经营情况,也对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还算低调的暗访。
又在和人家学校对接以后,更加知道了这些人才的珍稀程度。
为了抢先一步下手,赵荷花很阔气的开出了薪资条件。
唯一的要求就是,临近毕业,希望学校可以及时通知她。
也是赵荷花实在,那些感受到诚意的学校,也都应下了赵荷花的要求。
这也导致,在第一批大学生,面临毕业分配工作之前。
饮食专业的学生,被最先应聘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