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紧张,凌大山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比起平日里,现在的状态实在是少见。
听到凌大山的询问,已经走过跟前的宣维松。
把手里的包放在墙角,才有空回答问题。
“爸,我是攒了假来的。”
“估摸着晓珍就在这段时间生产,所以才休假过来看看。”
“要不是遇上邻居大娘,我都不知道我媳妇生产了。”
“医生有说晓珍什么时候出来?”
宣维松蹙着的眉头,握紧的拳头,无一处不表明他的紧张。
看到这样宣维松,凌大山和李秀娥都觉得,这女婿选的也还行。
也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凌大山回话的时候也干脆。
“生孩子这事,靠的还是晓珍自己的毅力。”
“医生哪能估算出具体时间。”
“坐了一路车也累了吧,先在这边坐一坐,孩子生了医生就会出来喊人。”
有过生四个孩子的经验,凌大山说的也没有错。
有些产妇身子骨好,生孩子也不费什么力气。
从进产房门,到孩子出生,最快的也就两三个小时。
但也有怀孕期间没养好的,一生就能生两天一夜,那可真是遭罪。
比起这些,凌家人更希望凌晓珍是前者,毕竟怀孕期间没少进补。
在凌大山的劝慰下,宣维松坐倒是坐下了,但就跟屁股上长了刺一样。
时不时站起身瞅一瞅,再又一屁股坐下去,看的李秀娥满眼眩晕。
“我说女婿,你就不能安稳坐一会儿?”
“你这一惊一乍的,看得我头疼。”
女人生孩子,就跟过鬼门关一样。
老闺女在里面生孩子,作为亲妈的李秀娥哪有不担心的。
没有表现出来,不过是强装镇定而已。
又被宣维松一起一坐影响,这会儿心也有点发慌了。
好在,还有卫诗云在一旁扶着。
要不然呢,腿一软就坐地上了。
被丈母娘打趣,宣维松不好意思揉了揉头发,接下来就老老实实坐着。
等候期间,赵荷花和凌保家也来了。
最后风风火火来的,是凌晓丹和黄益民两口子。
“妈,小妹预产期到了吧?”
“这也太突然了,我和益民还在工地忙碌。”
“接到弟妹的电话,都没时间坐公车,是搭乘了顺风车来的。”
凌晓丹一到跟前,就开始唠叨个没完。
见状,李秀娥都不想说话。
她是看出来了,老大闺女这是随了她年轻的时候,遇上事就喜欢叨叨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