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曲终情深,暗自感怀

戏声回转,心随词动

傍晚时分,大观园内的戏文声又起,悠扬婉转。黛玉本以为自己的情绪已经平复,但耳边再次响起的《牡丹亭》片段却让她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唱词像一把柔软的匕首,轻轻划过黛玉的心尖。她倚靠在一棵桃树下,眼神随着远处戏台的灯影微微晃动。

“情为何物,竟能让人如此沉迷……”黛玉低声自语,仿佛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戏中那个痴迷的杜丽娘。

点滴回忆,难以平复

戏文声愈加缠绵悱恻,黛玉的思绪被牵引至与宝玉相处的片段。她记得他曾为她葬花时的专注,那双眸子中满含的情意,似乎是这世间最纯粹的真心。

“他是真的懂我,还是只因那一时的怜惜?”黛玉反复问自己,却找不到答案。脑海中浮现的是宝玉对她细致入微的关怀:送药时的温柔言语,听她咳嗽时的满面焦虑,还有那许多小心翼翼却又带着几分笨拙的试探。

“若他对我有情,为何总是与他人嬉戏打闹?若他无情,又怎会有那些真挚的目光?”黛玉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注视着地上零落的花瓣,“他究竟是痴,还是我痴?”

戏曲共鸣,感慨命运

戏文唱至高潮,杜丽娘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将黛玉的思绪拉回。她缓缓蹲下身,拾起一片花瓣,指尖轻轻抚摸着它微卷的边缘。

“戏中人终究是戏中人,可这份痴情,谁又能说没有现实的影子?”黛玉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苦笑,“若是有朝一日,我也如杜丽娘那般凋零,又会是谁来念我这份痴?”

这时,戏曲进入尾声,唱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心头一震,这不正是她常常思虑的问题吗?人世无常,今日的情意,明日的情景,又能有几分保留?

落笔成诗,抒发感悟

带着对戏文的感触,黛玉起身回到潇湘馆。桌上的纸墨早已备好,她坐下后提起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一首诗:

秋水空流碧玉深, 红颜薄命自销魂。 痴心终若风中絮, 何必执念两泪痕?

写罢,她搁下笔,细细端详着诗句,轻声叹道:“这世间情事,真是害人至深。我竟也会为一段未卜的情缘如此牵肠挂肚,连自己都觉得荒唐。”

紫鹃端着茶水进来,看见桌上的诗句,眉头微蹙,试探着问道:“姑娘,又在为那不相干的事伤神?这些戏文听听也罢,怎的还写出这般惆怅的诗来?”

黛玉抬眼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紫鹃,你不懂的。”

紫鹃轻轻叹了一口气,将茶水放在桌上,柔声劝道:“姑娘,许多事是命中注定,您就是再伤神,能改变什么呢?不如放宽心,好好照顾自己。”

黛玉未作声,只是用手轻轻拂过诗稿,仿佛是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珍宝。过了许久,她才幽幽开口:“也许我真的想太多了。但有些事情,不想也是不行的。”

成熟的感悟,难掩迷茫

当夜,黛玉坐在窗边,望着月光洒落在院中的竹影,心中既有感悟,又满是迷茫。

“戏中的杜丽娘能梦回人间,而我呢?我的这份痴心,又是否会像她那般得到回应?”她轻轻叹息,“若是终究无望,那又为何让我遇见他?”

月色清冷,风吹动窗纱,带来一丝凉意。黛玉蜷缩在椅子上,双手抱着膝盖,将头靠在臂弯里,轻声呢喃:“若是我真如这戏中人,愿我的梦永不醒,至少梦中,还能有片刻的欢喜。”

一夜无眠,潇湘馆的灯火在竹影中微微摇曳,映照出黛玉的思绪,若有若无,飘摇如风中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