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正经弄个煤矿,魏建雄只能将开采、安全等因素一并考虑进去,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至于成本问题,还是让管委会头疼去吧。
具体到采矿面建设上来,完全的露天开采肯定不行,但要搞个小型矿井,然后横向挖掘,显然效率太低,加上深度不够,容易引起塌方,也不可行。
思来想去,魏建雄决定将之前的挖坑建屋方案稍作改进,采用先建一处大型矿井,然后再慢慢向四周扩展,最终实现完全的露天开采。
在材料选择方面,竹子成了遮风避雨的第一选择。
一般的成年竹木,基本可以长到二十米左右,有些甚至能达到三十米的高度,这就使采矿面搭顶避雨成为可能。
具体来说,整个采矿面会沿着矿脉进行挖掘,与此同时,就需要在坑口两边搭建顶棚,避免雨水侵入矿井。
而竹子的作用,便是利用其长度优势,搭一个二十米左右宽度的顶棚,将整个采矿面遮蔽起来。
这样的话,工人们便可以不考虑天气因素,安心开展采矿工作。
大的方案确定之后,第三个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矿井的采光问题,一群工人在下边摸黑工作,一锤子下去,既可能砸到煤层上,也可能砸到人身上,根本无法保障安全。
最终还是结合长廊方案,在矿井两边以松木为柱,中间用竹排遮挡,晴天时,可见竹排放倒,引些光亮进入矿井,若是雨天的话,那就只能降低工作效率,在矿井用油灯照明啦。
唯一和长廊方案不同的是,为了增加宽度,矿井顶棚只能做成尖顶,建造起来,必然更为复杂。
随着挖掘工作开展日久,大型矿井就会变成大型矿沟,直到并排数个矿沟成型,便可将其打通,形成一处大型露天矿坑。
到那时候,便可在矿坑内挖掘水塘,实现矿坑内部排水,确保采矿面不会积水。
由此一来,春秋两季的采矿工作便能顺畅开展,至于夏季,那就只能依赖抽水机了。
如果一两年内,工业部还制造不出抽水机,那就别提啥工业化了,直接占领一处物产丰富的陆地,当个富家翁,美美地把这辈子过完,就算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