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学生有台自己的电脑都还是件挺稀罕的事情,更何况这会儿。一层楼有个家庭富裕的学生买台电脑,那就是整个楼层的幸事了。
不过宿舍里的电脑也一般不会被用作软件开发的,玩游戏,看电影才是他们的归宿,娱乐是可以共享的,学习却不行。
一直要到差不多人手一台电脑的时候,宿舍里的电脑才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大量的软件人才也才因此诞生。
这种基础环境的不足导致的人才匮乏几乎是无解的,王霏的捐赠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整个水木的计算机数量甚至都不够满足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人手一台,更何况还要全校分享了。
九十年代初,大部分的工科系都会开展计算机教育了,基础类的工科都会学习一些程序编制,但能上机试试的却寥寥无几。
反正王旭对这种现状挺着急,其实国家更着急,863计划中,关于半导体和光刻机之类的项目可不少,但市场化是个大问题。
你出来了一种光刻机,人家就卖给你同级别更好的,然后,伱的光刻机就扔在那里吃灰。
没有市场就无法形成正循环,华夏在这方面的努力尝试就这么一次次被憋死。
憋屈吗?在九十年代,这是常态,比这憋屈的多了去了,这才哪到哪啊。
这也是王旭决定加速超算项目的原因,超算项目其实对芯片的要求没那么高,也无需非要使用Intel的芯片。
由于操作系统是自产的,甚至上面的各种应用也都是如此,按照芯片的指令集进行移植就成为了可能,虽然大都只是专业级应用,但再怎么着也是应用啊。
这也算是为国产芯片打开了一扇门,国产芯片有了产出之后,自然可以快速适配自己的操作系统,快速搭建应用体系。
虽然开始只会在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绕圈子,但这个圈子的市场也不小,足够让一个系列的芯片走入成熟期。
至于,生产芯片的设备,那就更麻烦了,这玩意可不是卡脖子时期才对华夏限制的,而是一直都在限制名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