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玑疏》云:枭,自关而西,为枭为流离。其子适长大,还食其母。后世人用“枭”来指责或斥骂那些大不孝、忘恩负义之人。
故此,微臣以为,杨玄感妄言废立皇帝,公然起兵造反,实乃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十恶不赦之徒,理应赐姓枭姓,方能以儆效尤啊!”
“嗯,你别说,伱还真别说,宇文化及,你是有文化的。”杨广听了大为满意,“众爱卿如何认为啊?”
“这个……”杀人不过头点地,一众文臣没想到杨广竟然如此恶毒,夷三族这种事儿你都干了,这还不算完,甚至要将人家一族从姓氏历史上直接搞臭。
有心反对吧,又忌惮凤翅镏金镋,一时间无人开言。
“嗯,好。既然众卿都强烈要求,那朕也只好勉为其难了。拟旨,杨玄感夷三族,着其族姓赐改为‘枭’,流传后世。”杨广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后殿走,丝毫不理会在地上哭喊的杨积善。
退朝之后,圣旨颁布。杨玄感余党全被平息,诸弟义阳太守杨积善、杨玄奖、杨万硕、杨民行皆被斩首,弘农杨氏所有基业家财,尽数充公。
宇文述一家三代,平叛护驾有功,各个加官进爵,位极人臣。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恐惧不已。
人人都知道,将宇文述一家重用,只能是饮鸩止渴,只能是加速杨广的灭亡,但杨广灭亡之前,就以宇文成都的实力,保管能先送几路实力不错的反王们归西,下场就像杨玄感这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故此谁也不愿当出头鸟,一时间,局势竟然诡异地又再次安定下来。
唯独有一人,带着满心怨毒仇恨,在各路人等的帮助之下,竟然逃了出来,发誓要掀翻杨唐,诛杀暴君。
此人正是在隋唐年间掀起一片巨大风浪的着名人物,李密。
李密跟随杨玄感造反,在天下反王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非但没有大家想象之中的避之不及,反而成了香饽饽,被各路反王争抢。
这也是应有之义,能够得到李密这个杨玄感叛军之中唯一幸存的高层人物,就等于说是接过了杨玄感手中的一杆反旗,对杨广的造反行动,就有了天然的名义支持,就能够吸引更多对杨广不满的人来投靠。
虽然说杨玄感的叛乱最终失败了,但他还是占了两项。
第一,千年世家弘农杨氏,虽然被杨广夷三族,还被冠以“枭”姓,但千年世家积累下的底蕴,哪是这么容易磨灭干净的?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底层人心目中,弘农杨氏还是了不得的青天大老爷。
第二,杨玄感是取得目前反叛杨唐战绩最好的人,他后期再怎么颓势,前期也是强势地打到了洛阳城下,甚至一度占据了这个杨唐的都城。就光这一点,就足够做天下反王的头儿了。
名气最大、战绩最好,还继承杨公遗志,有心想要反叛杨广的人,大概率会优先选择有李密的势力来投靠。
至于说会不会因为收留李密,而引来宇文成都的清缴,那就见仁见智了。做事总是要担风险的,何况他们是造反,本身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朝不保夕的,能够争得一丝先机就算是成功,哪里还有心思考虑危机的事情?
无非就是赌,赌杨广不会为这么一个人派宇文成都亲自出征,赌哪怕宇文成都来了,自己也不会像杨玄感一样被抓住杀死。
反王有这种心思也很正常,大多数都是一群泥腿子,什么狗屁哥们义气都是扯淡,见识不好,扔下兄弟先跑,那才是常规操作。自己又没有杨玄感这么大的目标,但凡跑了出去,那基本就算是活下来了。
故此李密的归处,让一众反王都大感兴趣。
到最后,还是瓦岗翟让,拔得头筹,成功将李密收归麾下。
事情果然像想象之中一样,收留李密之后的瓦岗寨,声明大振,被视作是反抗杨广的一面旗帜、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