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这才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从怀里掏出那张纸,“其实,孙儿还是为了这事儿来的。孙儿写了些对付女真的计策,想请爷爷和汤爷爷帮我把把关。”
朱元璋接过纸张,展开仔细端详,汤和也凑了过来,两人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朱元璋和汤和大声喊到,“好好好。”
“大国吞并小国就是这个样子,如果当年的辽国也这样打,也不会被金灭国了。”朱元璋淡淡的道。
朱元璋手指轻点着朱雄英所呈的计策,眼神仿佛透过时空,看向往昔辽金相争的岁月,缓缓说道:“大孙,你这计策让我想起当年辽国与金国的纷争。若辽国当时懂得‘围’的策略,何至于被金国所灭。
想那辽国,地域广袤,兵力也不算薄弱,可为何一败涂地?就在于他们打法太过刚猛直接,不懂得迂回包抄,围而歼之。金国崛起之时,虽士气高昂,但毕竟根基尚浅。倘若辽国能集结优势兵力,从多路进发,将金国势力团团围住,断其粮草补给,阻其援兵来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一来,金国便如瓮中之鳖。金国地处北方,资源有限,一旦被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纵有冲天的斗志,也难敌饥饿与疲惫。而且,在包围的过程中,不必急于进攻,可采取骚扰战术,不断消耗其有生力量,挫其锐气。
再者,辽国本就民族众多,若能善加利用,分化金国周边的部落,许以重利,让他们不为金国所用,甚至反戈一击,那金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如此‘围’之,步步为营,何愁金国不灭,又怎会落得被金国覆灭的下场。咱们如今对付女真,也当如此,既要分化其内部,又要在外部形成包围之势,让他们动弹不得,方能一举成功。”
朱雄英竖起了大拇指,“高,真的高。”
朱元璋昂起了头,和一个骄傲的大公鸡一样,笑而不语。
“好了,大孙,你累了这么久了,你先下去睡一觉,等你起来,咱爷俩细聊。”
朱雄英退了下去。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离开的背影,淡淡的说:“汤和,你说咱大孙这计策怎么样呢?”
汤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陛下,皇太孙这计策可谓是心思缜密、眼光长远啊。他能想到利用女真各部矛盾,再从外部联合朝鲜形成包围之势,可见其谋略不凡。虽说细节之处还需打磨,但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一等一的治国之才。”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自豪,“是啊,雄英这孩子聪明伶俐,又肯用心钻研,着实难得。他能从辽金之战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运用到对付女真上,将来定能担当大任。”
汤和接着说:“而且,他年纪轻轻,便能如此冷静地分析局势,制定策略,这沉稳劲儿颇有陛下当年的风范。假以时日,经过更多历练,想必能把这天下治理得更好。”
朱元璋轻轻抚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这计策虽好,实施起来却需要的时间太长了,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不知道上天给不给咱那么多时间......咱不能把问题留给他解决,不然,咱不放心。咱知道他有这种才能就好了。”
“当屠夫,咱习惯了,再杀一些也不妨事。”
汤和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神色复杂。
他明白朱元璋这话中的深意,“当屠夫”意味着再次动用武力,以更为直接、强硬的手段去解决女真问题,而不再单纯依靠朱雄英这耗时较长的计策。
许久,汤和缓缓开口:“陛下,雄英这孩子,有着过人的智慧与谋略,咱相信他可以......”
朱元璋挥手制止,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老汤,你我都清楚,这天下是咱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有些事不能犹豫。雄英这孩子,只能让他做一个贤明的仁君,这些双手沾血的事情就交给咱吧。”
汤和轻叹一声,“陛下圣明,只是这动武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女真各部虽不似我大明强盛,但也绝非不堪一击,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也会让我大明元气大伤。”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望向窗外,一股霸气油然而生,“论打仗咱还没怕过谁!从微末之时起,咱便一路拼杀,陈友谅、张士诚,哪一个不是厉害角色,可最后还不是败在咱手上。女真各部,能有多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