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此言……”赵云似乎不大明白陈炎的意思。
“子龙的志向是解百姓倒悬之危,刘玄德待子龙仁义,此为私情,并非为公,若以私情论交,我与子龙今日才相识,自然不如玄德待子龙之厚,但我治理青州,效果显着,使一方安定,他日,我若以兵据幽冀,亦必会好好治理地方,我所为,岂不符合子龙之志向?”
这番话倒是让赵去沉默了下来,想起来,刘备除了对他好之外,好像确实也没取得过什么成就。
赵云心中不甘,又反驳:“刘使君虽如今落魄,但他乃汉室宗亲,又以其仁义之名,必会人心归附,投效者众,将来必会有腾飞之日。”这话赵云刚才似乎讲过来了,这表明他已词穷,不知道该说什么,本来他也不是一个善辩之人。
陈炎听到赵云几次强调汉室宗亲,突然醒悟过来,或许赵云对汉室还心存幻想。
“自黄巾以来,朝廷衰败,致使天下大乱,朝廷又先后为董卓、李傕、郭汜所掌,我知玄德有匡扶汉室之志,我亦如此,但我更希望天下大定,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虽有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作乱,使天下大乱,但大乱实是始于朝廷,始于汉室,如若不是朝廷懦弱,汉室衰弱,董李郭之流,又岂能祸乱天下?”
“我陈炎只为百姓,还天下大定,若汉室能振作起来,我愿辅佐汉室,若汉室不兴,我唯有先割据一方,保一方稳定,让一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陈炎虽有野心,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赵云的面前说出取而代之之类的话来。
“至于玄德,他得士人之心,我听闻他败于吕布之手,曾一度无以为继,后得徐州东海麋竺之助,才躲过一劫,只是玄德要成大业,恐怕千艰万苦,实是不易。”
赵云顺口问起刘备最近的事情来:“不知刘使君最近怎么样了?还烦请州牧告知。”
陈炎笑了笑,赵云的想法已经体现在表情上了,讲道理讲不过,就转移话题。他也不想逼赵云太甚,因为转移话题本身就是心虚的表现,也表明在赵云的心中,陈炎是比刘备强的。只是赵云与刘备私情比较好,便相信刘备而已。
“据我所知,刘玄德两年前得徐州陶谦收留,助陶谦抵御曹操,后来陶谦病逝,把徐州托付给刘玄德,此本是机遇,只是可惜了。兖州大战后,吕布败逃,进入徐州,得刘玄德收留。”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赵云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