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恩怨情仇

沪荒缘 溪水缘 1469 字 5天前

那文化死了,赵小芹没有了精神支柱,也就不想在这个饺子馆里继续干了,想跟着乔阿蒹走,去她的养猪场里打工。

为了念旧情,赵小芹和乔阿蒹曾经有过一段患难之交,她们俩一起被大队定为批评教育对象。大队民兵认为赵小芹和那文化搞过破鞋,视为她作风不好,还在批判坏人大会上让她去陪绑。然后,又把她们俩关进一个小黑屋里进行思想改造。

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今天见面了,赵小芹总觉得有好多话要跟阿蒹姐姐说。就带着女儿,跟着乔阿蒹来到了这座新婚房。

“小芹呀!如果,你们娘俩没有地方住……暂时的,就住在我这里吧?休息几天,恢复一下情绪……人死了,不能复活,不用再去想念那文化了……你要振作起来,给孩子找个托儿所,再去养猪场上班吧!”

“这哪行啊!这么大的房子,又是新装修的,借给我们娘俩住?这可,这可白瞎了……关于那文化,我是不去想他了,可是为了这个孩子,我得到他家要生活费……”赵小芹说完,看见了这么大的房子,装修得这么有气派,真有点享受不了。

“没关系的,左连祥和我分开了……房子暂时没有人住,闲着也是闲着……”乔阿蒹不在乎的说。

其实,乔阿蒹让赵小芹带孩子过来住,是有目地的。

一是,想了解一下,赵小芹为什么这么痴迷于那文化?

二是,看见了这个小女孩,长的白白净净,可亲可爱,模样酷像她的爸爸那文化。

三是,那文化迟迟不跟妹妹乔阿葭结婚,原因是不是跟赵小芹有关?

四是,给他汇去的那么多的钱,是不是被别人骗走了。他到底是不是因为搞传销,赔得倾家荡产而跳楼自杀呢?

有一段时间里,那文化的形象在乔阿蒹和妹妹乔阿葭的脑海里,像迷宫一样不确定的存在着……

乔阿蒹就像唠家常嗑一样的问道:“赵小芹,在丹顶鹤屯子里,你们老赵家和老那家……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呀?”

“阿蒹姐姐,你怎么会知道,我们老赵家和老那家的恩怨情仇呢?……那得追溯到满洲国时期……”赵小芹把孩子哄睡着了,放在床上,口齿伶俐的讲起了老赵家的家史:“据我老爷爷讲,那个时候,关里老家的人们都吃不饱,穿不暖。当时人们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些东北这边如何如何的好。楼上楼下,电灯暖气,生火做饭都用空气。老百姓都信以为真了,纷纷的往关外跑,去闯关东,都以为东北就是天堂呢?

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的来到东北,当时是满洲国就傻眼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里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正是日本人统治着东北,中国人变成了亡国奴。日本人把国民分为三个等级,日本人是上等国民,整天的吃喝玩乐。种水稻的民族,“二本子”就是朝鲜人,他们属于二等国民,可以吃点大米。当时的汉人,也就是中国人,属于最下等国民,吃糠咽菜……”

明面上,东北确实是个好地方,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论GDP和富人的生活水平,在全亚洲也是名列前茅,远远高于关里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