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没希望了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187 字 7天前

朝中的大臣们见到皇帝这般模样,一个个都是忧心忡忡,纷纷摇头叹息不已。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道:“照这样发展下去,咱们这位圣上怕是撑不了多久就要提前‘退位让贤’喽!”然而,令人感到无奈和悲哀的是,咸丰帝本人却依旧我行我素,终日沉迷于自己所营造出的那个所谓的“逍遥世界”当中无法自拔。对于自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事实,他竟然浑然不觉,丝毫未曾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然濒临“报废”的危险边缘。

据史书记载:“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故文宗(咸丰)以醇酒妇人自戕。”

就是说啊:“在咸丰统治的末年时期,整个国家陷入了极度混乱、衰败不堪的局面,几乎到了无法挽救和整理的地步,因此文宗(也就是咸丰皇帝)竟然选择借烈酒酒与女色来自我残害生命。”

根据先前的史书记载,有关咸丰帝死因的说法竟是自杀!然而,身为一国之君,想要像寻常百姓那样以上吊或者喝毒药等方式结束生命绝非易事。毕竟,皇帝身边时刻簇拥着一群宫女和太监,他们严密地守护着皇帝,使得其几乎没有任何自杀的可能与契机。

那么,这位帝王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自我摧残的呢?答案便是借酒消愁。原来,咸丰帝本身患有严重的肺痨病,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肺结核。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情况下,这种疾病无疑被视为绝症,难以治愈。

众所周知,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饮酒乃是大忌。可咸丰帝却全然不顾这些禁忌,不仅频繁举杯畅饮,甚至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或许是面对国势衰微、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让他无法承受,唯有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那颗痛苦不堪的心。但这般放纵无度的行为,只会加速他病情的恶化,最终将自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且说这咸丰皇帝整日沉迷于女色之中,纵情声色犬马,将自己的身体逐渐掏空。若要深入剖析其内心世界,倒也并非毫无缘由。毕竟,自古以来,哪有一位帝王心甘情愿地去当那亡国之君呢?每一位新帝登基之时,心中怀揣着的无不是如皇太极、康熙那般成就千秋伟业、名垂青史的宏伟志向,又有谁会甘愿沦为一个只能屈辱地签署不平等条约,不断遭受外国列强欺凌压迫的国家之主呢?然而,咸丰皇帝却偏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究其原因,或许正是由于他对自身以及整个大清朝已然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他深感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当前江河日下的局面,于是乎便心生绝望,索性自暴自弃,如同那破碎不堪的瓦罐一般,不再顾及任何后果,肆意妄为起来。如此一来,大清朝的命运也就愈发岌岌可危了。

咸丰帝匆忙逃往避暑山庄之后,他所经历的那些日子,如果要用现代通俗的话语来讲,可以说是承受着如山般巨大的压力啊!当时的局势极为严峻,外部面临着英法联军如饿狼猛虎一般紧紧地盯着,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凶猛的进攻;而内部则被太平天国运动搅得天翻地覆、沸反盈天,百姓们纷纷响应起义,使得清朝的统治根基受到了严重动摇。

身处如此艰难困境之中的咸丰帝,他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就好像一块夹心饼干里最中间的那块夹心一样,被内外交困的重重压力死死地夹在了中间,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一方面要应对外敌的威胁,另一方面又要平息国内的动乱,真可谓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