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密使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070 字 3个月前

在孟浚看来,李定国这种选择很有问题,但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却又似乎并没有问题,反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在这个时候,世人对起义军的看法普遍还是贼,所以哪怕很多农民起义出身的人,也不认为自己这个起义军的身份很光荣。

像白广恩,惠登相,袁时中这些义军之中的风云人物,在有机会招安时候,都是希望招安洗白自己,反而是像李自成那种众人皆降,闯王不降者,坚决相信自己的人才是极少数。

孙可望是要从流寇变权臣,从暴力推翻明廷变成和平建立大西朝,而李定国却真是从流寇变忠臣,全方面的倒向南明君臣。

可如今昆明朝廷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孙可望败走后,永历朝廷暗中将孙可望苦心建立的营庄制度都逐渐废除了,这才是对西营的釜底抽薪。

历史上,西营能在各方势力都失败的情况下,还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根本不是靠一个永历帝的号召力,各方绝大部分抗清力量除了气节还有什么?西营的坚持,根子就是这种营庄制度下,让云南经济迅速恢复壮大,所以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钱粮。

而营庄这项制度极大的打击了大土地主利益,同时大幅减少了田税过程中的中间商,去掉这个真正对农民损害最大的阶层。这种制度下,云贵生产恢复,才有实力养兵数十万。

孙可望奔走降孟,从昔日供给充足,到现在的粮饷两匮,不过大半年的光景,对此,李定国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只能屡屡上疏朝廷,调拨粮饷。

就在永历君臣对未来局势愈发不安之时,清廷所派之使者,终于抵达了昆明城中。

丁魁楚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人,若不是其拿出了令牌,官报,国书等一系列代表清廷使者的身份,丁魁楚都不敢相信此人会是一国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