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施琅:清朝水师名将

西线攻击部队:由总兵董义等人统领,同样拥有50艘战船,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以牵制郑军的西翼。

预备队:其余80艘战船作为预备队,跟随主攻部队随时待命。

六月十八日,施琅派出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障碍。经过充分的休整和准备,六月二十二日早上七时,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了总攻。经过九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清军取得了全面胜利,共击毙和伤及郑军官兵约1.2万人,俘虏了5000余人,摧毁和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则乘坐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台湾。

此次战役中,清军阵亡329人,受伤1800余人。这场胜利不仅标志着施琅多年以来的愿望得以实现,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澎湖海战的胜利,台湾的防御力量大大削弱,郑克塽被迫发令,率领其臣下向清朝投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七、招抚郑氏

在澎湖海战取得胜利后,施琅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加紧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进行招抚。在施琅大军的威压之下,郑克塽意识到抵抗已无意义,他对刘国轩说道:“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在刘国轩的劝说下,郑克塽最终决定向清朝投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的清军舰队抵达台湾。刘国轩和其他文武官员前往迎接施琅。施琅抵达台湾后,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他主动前往郑成功庙宇进行祭拜,对郑成功及其子孙为台湾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施琅在祭文中提到,郑氏父子收复台湾是对国家和人民尽忠的表现,他本人对郑成功并无怨恨之情。祭拜过程中,施琅情绪激动,热泪盈眶,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郑氏官兵和台湾民众的心。

施琅的这些举动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对大局的把握,与古代的伍子胥形成了鲜明对比。伍子胥曾因个人恩怨而复仇,而施琅则能够超越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尊敬和称赞。

与此同时,关于台湾的地位和未来管理方式,在清廷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些官员认为台湾地理位置偏远,维护成本高昂,不如放弃。但施琅坚持认为台湾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不容忽视。他上书力主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派遣军队驻守,以确保台湾的安全和稳定。

在这一过程中,施琅得到了清朝东阁大学士黄锡衮的支持。黄锡衮不仅是兵部的分管大臣,而且还是施琅的亲戚。施琅的观点和建议最终打动了康熙帝和其他朝中大臣。经过讨论,清廷决定在台湾设置府县,派遣军队驻守,从而确保台湾成为清朝版图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晚年

在收复台湾之后,施琅担任台湾的管理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台湾的局势。然而,这些措施中的一些在后世看来颇具争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规定赴台湾的人不许携带家眷,这一政策旨在防止人口大规模迁移至台湾,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后果。施琅认为惠州、潮州地区的人口容易与海外势力勾结,因此他禁止这些地区与台湾的往来,特别是禁止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这些地区出的“海盗”较多,且当地人可能与郑氏集团有联系。此外,对于其他地区人民渡台,施琅也实行严格的限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这意味着不允许百姓在台湾长期定居。这一政策导致台湾妇女短缺,影响了台湾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

除了这些严格的移民政策外,施琅还在台湾实行了土地政策。他大量占有台湾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称为“施侯租田园”,几乎占据了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这些土地产生的租金被称为“施侯大租”,由清朝在台衙门代为收取,并将收入上交至北京转交给施琅及其后代。不仅如此,施琅还对澎湖的渔民征收额外的费用,称为“规礼”,这些费用直接进入他的私人财库。

施琅的这些行为在当时虽然可能被认为是合理的管理手段,但在后世看来,它们无疑给台湾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禁止携带家眷的规定,不仅阻碍了台湾的人口增长,也对当地社会结构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清朝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赐予他“襄庄”的谥号,并追赠他为太子少傅。施琅去世后,与他的妻子王氏、黄氏合葬在一起。

结语

施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期的反清到最终成为清朝的重要将领,再到台湾的成功收复,他的经历反映了明末清初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波折。施琅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追求统一和和平发展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