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的非常稳定。
他们也确实是本次IEM奥克兰第一支铁定出局的队伍。
而第一支铁定晋级的队伍,则是faze。
他们小组循环赛,以五场全胜之姿,拿到B小组第一名,直接进入到半决赛上半区。
除了这两支毫无悬念的队伍之外,还有A小组排名第一的队伍NiP,以四胜一败同样晋级到半决赛的下半区。
其他十一支队伍的战况,那简直就是乱成一锅粥了。
这时候,ESL的新小组赛评判制度,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们不考量胜负关系,而是用加时赛制度考量队伍的排名。
比如B小组淘汰掉的三支队伍,Liquid、G2和Renegades。
他们三个都是两胜三败。
而B小组第三名晋级的Gambit,也是两胜三败。
为什么Gambit会晋级,而其他三个队伍会淘汰呢?
因为Gambit在三场输掉的比赛中,有两场都进入了加时赛。
他们即便是输掉了比赛,却也获得了两场加时赛积分。
而G2和Liquid输掉的三场比赛,都是在常规时间输掉的,并没有进入加时。
因此他们的排名不如Gambit,并列B小组的倒数第一。
Renegades在三场败局中,有一场进入了加时。
因此他们的排名高于G2和Liquid,低于两场加时的Gambit,排名小组倒数第三。
……
A小组也是这样。
SK和Astralis,都是三胜两败。
虽然从胜负关系上来讲,Astralis赢过SK一场,但恰恰就是这场比赛,导致了Astralis积分比SK少一分,惨遭淘汰。
因为SK是在加时赛中输给的Astralis,他们获得了一个加时分。
而Astralis输掉的那两场比赛,都是在常规回合里输掉的,没有任何加时分。
所以即便都是三胜两败,Astralis因为没有加时分,只能悲催的排名在倒数第三。
……
这样一来,淘汰赛的对阵布局,也就出来了。
faze和NiP,一个上半区,一个下半区,都直接晋级了半决赛。
淘汰赛的第一轮。
上半区。
A小组的第二名Cloud9,对阵B小组的第三名Gambit。
他们之间的胜者,奖励一个faze。
下半区。
B小组第二名OpTic,对阵A小组第三名SK。
他们之间的胜者,奖励一个N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