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哥说:“那台车是前几天我从北京开过来的,北京才是咱们得大本营。”
“这次回家就过年了,每年过年咱们都会回北京,在北京过年,要是你想家,可以跟刚哥说,但是刚哥很难让你回去,做咱们这行,最好一直在一起,尽量别总回家。”华哥对我说。
足足开了四个小时,我们到了北京,是不是以为跟很多小说一样,我来到了潘家园?我们那个年代,潘家园算是出个雏形。
当时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九一年属于土坡时代,大家摆摊,后来建了两排铁皮房子,算是潘家园的雏形,后来在九几年我忘记了,好像是九四九五年,如今潘家园地址上,(也不算真实潘家园,还东移了一些)搞了个拱形的棚子,慢慢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那个时候还不是现在每天都有人,最早就是一天,然后两天,最后全开放了,当时没兴起开店,流行地摊,大家都在那里摆摊。
后来全国各地的人都来了,还划分了区,最早的时候一区被河南帮垄断了,那个时候河南帮在潘家园非常牛。
那时摊位很便宜,就是个管理费,后来到了零一年了,摊位就值钱了,零几年就能卖到都能卖几十万了。
后来人越来越多,因为很多外地人来,周围很多小旅店,除了潘家园,还会在小旅店摆摊,就是在房间里把东西铺在床上,那个时候真的非常有意思,我第一次去潘家园,就着迷了这个地方。
开车来到后海附近,车停在小四合院前,红色的大门,非常有威严感,给人非常古朴的感觉,刚哥下车敲了敲门,花姐给我们开的门,胡子哥也跟了出来,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对于北京我非常迷茫。
刚哥对我们说:“把东西都拿到院子里。”
进门后有一个独立的影壁,雕刻着一个福字,绕过影壁,就能看清整个四合院,四合院并不是电影中看到的那么大,是一个非常小的院子,按照四合院的说法,应该叫一进四合院,影壁后就是个院子。
四合院正房旁有两个耳室,还有两个厢房,一个倒座房,我们把东西都放在了倒座房,这间房子更像一个仓库,里面堆满了东西,把东西放在后最里面,我们放好后,就去了正房找刚哥。
一进正房门,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会客厅,三面都是木质家具,家具上摆放着各种古董,两边耳室变成了卧室,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华哥他们也都坐了下来,花姐去沏茶,大家都累了一天,刚哥坐在主位上,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