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帝乙在处理完繁重的政务后,疲惫地靠在王座上,微微闭着眼睛。
微子启见状,急忙走上前去,轻轻地为帝乙捶着肩膀,关切地说道:
“父王,您为国事操劳,也要多多保重身体啊。孩儿看您近日气色不佳,是否要宣太医来瞧瞧?”
帝乙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他拍了拍微子启的手:
“启儿,父王这身体自己清楚,怕是难以恢复如初了。
如今父王最为担忧的,便是这王位的继承问题。父王有意将这大商的江山交到你的手中,你可有信心担此重任?”
微子启听闻此言,心中一惊,连忙跪地说道:
“父王,孩儿何德何能,怎敢担此大任?况且三弟子受才华出众,勇猛果敢,孩儿以为三弟更适合继承王位。”
帝乙微微摇头:“子受虽有才能,但性格过于刚猛,有时做事欠缺考虑。而你稳重成熟,为父相信你能引领大商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帝乙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太史的强烈反对。
当帝乙在朝堂之上提出欲立微子启为嗣时,太史手持笏板,神情严肃地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我殷商自开国以来,便遵循礼法,王位传承应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准绳。
子启公子乃是庶出,而子受公子为嫡出,乃王后所生,是为妻之子。
按照礼法,妾之子不可立为嗣子,唯有子受才是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若王上违背礼法,恐会引起朝堂动荡,天下不安啊。”
太史的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王上,太史所言甚是。礼法乃国家之根本,不可轻易违背。若因王上的一己之私,而坏了祖宗成法,我殷商将何去何从?”
但也有一些大臣支持微子启,一位与微子启关系较好的大臣说道:
“王上,虽然礼法重要,但也应考虑实际情况。子启公子贤德之名远扬,且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辅佐王上,其能力有目共睹。若立他为嗣,想必也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帝乙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十分纠结。
他知道,太史所说的礼法确实不容忽视,但他又实在舍不得微子启的才能与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