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徐靖这厮说的叫什么话!
众人下意识向梁国公那里看去,果然看到他的脸色就像染坊一样,瞬间变得五颜六色。
徐靖向皇帝提出的请求,明面上是要提拔自己的庶弟,是拉扯自己人,可在座的谁都不是傻子。
徐靖都一枪把自己老子挑下马了,他能那么好心扶持抢了自己爵位的庶弟?
梁国公自己坐了几年冷板凳,早已看清朝中重文轻武的局面。
梁怀之这么久还没有入仕,是梁国公在军营里塞不进人?
当然不是!
梁国公摆明了是想要让梁怀之走科举入仕,弃武从文。
一年半以后的科考,梁怀之若能一举登科,有梁国公两代军功替他垫在下面,梁怀之一只脚就算踏进了翰林的门。
徐靖恐怕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今日提出要把自己这位庶弟绑到西北去。
入了边塞,若没有皇帝的调令,哪里是那么容易回来的。
在西北的地界上,梁怀之是西北总督,拿捏一个小小庶子,要他一辈子翻不了身,还不容易?
陛下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把西北交给徐靖,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梁国公与徐靖这对父子表面装出决裂,私底下串通一气。
可现在从梁国公的反应来看,他和徐靖之间的矛盾不是假的。
这个名为梁怀之的庶子,就是横亘在他们父子之间的刺。
皇帝不介意亲手把这根刺,扎得再深一些。
皇帝:“梁国公对此怎么看?
父子上阵,本该是一段佳话。
不过若你有顾虑,朕也不会勉强。”
梁国公知道,若是他今日敢说一个不字,只要陛下一天还活着,那梁怀之承袭爵位的旨意,一辈子都不会落下来。
梁国公:“能为陛下守疆扩土,是我们父子至高无上的荣耀。”
梁国公这话一出口,便决定了梁怀之的前途。
他这一辈子,注定要像父辈们一样,在马背、战场上讨军功了。
朝会散场,梁国公站在太和殿广场,拦住了徐靖的去路。
梁国公:“徐靖,你我父子之间,当真要做到如此地步?”
梁家弃武从文这条路,整整谋划了十几年。
当初陛下要梁国公回顺天,移交兵权,他二话不说就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