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就他们那样的,我就是拿初中的语文常识考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过。不过我还是会认真出十道题的,全特么是古诗词中的典故,让他们名词解释。这样的试卷,让谁看到后,都不能说我没放水,给过他们机会。但是想来以他们的水平,肯定是过不了的。”
“你这高了你。我也跟你学学。”刘婉对冷泉的做法很是认可,她决定学习参考一下。
“跟我学就对了。回头省得学校领导再说我们不给机会。这是一举两得。”
————
一个小教室里,八个人看着面前的简单试卷,一个个傻了眼。
简单,是真简单。除去题目要求,下面就十个名词,加起来没有四十个字。
难,也是真难。拆开汉字个个认识,合在一起真不知道什么意思。
“罗浮”、“潘舆”、“阿对”……
冷泉很随意地坐在前面进行着所谓的监考。教室里来了不少的人,有好事的老师和学生,也有一样求证明的人。
看着八个人挠头、观望、擦汗……
更有好事者,大着胆子走近参加补考的人,看了看试卷。很快考试的题目就在人群中传开了。
对于在校的学生和老师,不停地议论着冷泉对这帮人放了多大的水。而来求证明的人,跟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的人一样,一头的雾水。
冷泉等了足足一个小时,这才站起来问着那八个人。
“时间到了。有没有人全部解释出来这十个典故?”
小主,
“……”
“有人解释出来五个吗?”
“……”又是一片寂静。
“那好,机会我也给了,你们都没有达到要求。不好意思,请各位回去吧。”冷泉抬腿就要走人。
“冷老师,你出的这些题太难了,别说我们了,就是你们现在的学生恐怕也不会。”
“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冷泉回头看了看站起来说话的人。
这时另外七个人一起附和着,“对,依着我看,这样的题目没有几个人懂。”
“那好,现在门口站着不少人,很多都是刚下课的学生。我把学生们都叫进来,让你们随便指人回答这些题目。”
冷泉为打这些人的脸,做出了最后的妥协。
“你们这些看热闹的学生都进来,给这帮人解释解释。”
……
“你,就是你。”一个人指着人群中的一个女生,“你知道什么叫‘阿对’吗?”
“那是自然。唐吴融《阌乡寓居·阿对泉》十言之一:‘五陵少年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吴融自注:‘阿对是杨伯起家僮,尝引泉灌蔬。泉至今在。’后人用‘阿对’泛指家奴。”
这位女生的功底不错,把出处、释义解释得很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