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香闻言,低声道:“娘娘觉得武清侯府的三小姐如何?”
这武清侯府的三小姐是元后的亲外甥女。
周世俊的亲妹妹。
也是元后亲姐姐唯一的女儿。
这周夫人只生了一儿一女,独子独女。
周世俊是嫡长子,可这小女儿周世兰却是周家的三小姐。
前面的大小姐和二小姐都是庶出。
“世岚的性子太任性,姐姐实在是太溺爱孩子了,两个孩子都这么娇纵任性,这性子如何能胜任正妃,若是侧妃的话本宫倒是能答应,这风儿的侧妃,唯有郑家长女这般人物才可以。”元后对于皇长子正妃的人选也是无比的挑剔的。
其实单看这性情,沈长歌倒也合适,可一想到沈长歌和郑明月,元后恨得牙根都酸了,如何能同意这门亲事呢。
“娘娘的话自然是在理的,不过横竖咱们皇长子年纪还不大,也可以慢慢的挑选。”韩香笑着说道。
“你说的对,这宁缺毋滥,风儿的正妃,自然是要慎重的。”
元后说完这话就开始闭目养神了。
元后之所以会让沈长歌嫁给周世俊,而周夫人能痛快的答应。
这里头也是有缘故的。
周夫人是个很要强的人。
这武宁侯府的老夫人却不是个省油的灯。
周老夫人虽然是侯府老封君,可出身却不高,当年是用了手段,才嫁入高门的,所以看不上这高门出身的儿媳妇,不能明着磋磨,可也给周夫人使了不少绊子。
可周夫人是世家大族教出来的贵女,自然不会输给周老夫人。
当年周夫人嫁到侯府不到一年的时间笼络住了丈夫的心,而且还主持中馈,在侯府站稳了脚跟,将老夫人挤兑的只能放权颐养天年。
可也因为用了太多心力,导致怀孕后体弱,所以周世俊落地后,太夫人就理所当然以周夫人调养身子,主持中馈不能分身乏术,给了周夫人两个选择,要不放权,要不就将孩子交给老夫人来照看。
周夫人自然不肯答应,用了计谋,将儿子留在了自己身边,
可几个月后边关大乱,武清侯是武将,奉命去边关戍守。
周老夫人又耍了心机,要将自己的表侄女送到儿子身边,陪伴儿子去边关,美其名在身边伺候。
这打的是什么主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初周夫人和夫君也是新婚燕尔,琴瑟和鸣。
自然不肯让人横插一脚的。
周老夫人又给了两个选择,要不周夫人留下侍奉,要不将孩子留在她身边教养,也算是替夫妻二人尽孝。
这周老夫人分明还有小儿子和小女儿在身边,提出这样的要求无非就是为了折磨大儿媳罢了。
可这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
周老夫人又去给武清侯洗脑,说边关苦寒,几个月大的孩子若是去了只怕是难以康健。
武清侯实际上是很心疼老婆孩子的。
他和爱妻正是甜蜜的时候,心疼爱妻,也想让爱妻留在上京城。
可周夫人是聪慧机敏的女子,这一去至少三年五载,若是被其他女人钻了空子,夫妻感情自然是不在。
所以周夫人狠了狠心,就将儿子留在了上京城,让周老夫人照看。
虽然二人的关系不和睦,和周老夫人也是周世俊的亲祖母,这亲祖母总不能害自己亲孙子吧。
而且三五载回来,周世俊也还小,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这慢慢的总会好起来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这一去六年,回来时,武清侯身边多了一个妾室,而且侯府也多了一个庶长女。
孩子是武清侯身边的通房生下的,这武清侯走了一个月,这通房查出来身孕。
这通房是周老夫人指给武清侯的,自然喜不自胜,生下孩子就抬了姨娘。
而在边关,周夫人也给武清侯添了一房妾室,也生了个小姐。
而她也生了一个女儿。
只是这次回京,侯府的局势则大不一样了。
周世俊根本和周夫人不亲近,毕竟他几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他,几年来,从未见过面,自然和母亲亲近不起来,这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也亲近不起来,倒是和妾室生的庶出妹妹十分亲近,最亲近的还是周老夫人。
周夫人看着自然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