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了下,看着对面五大三粗的胡三,心中的疑惑一个接一个冒出。
主上让他带的话,这人真的能给出答案?
他甚至怀疑,主上要说的话,对面这人听都听不懂才是。
但这事是命令,他也只能照办。
“《论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事岂有如此严重乎?吾以为不必过虑,恐是杞人忧天耳。”
他说完便一眨不眨地看着对面之人,想象中的慌乱与迷茫没有出现。
“《易经》云:“履霜,坚冰至。”今君未见其害,是以轻视之。然《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其害虽微,日积月累,终成大患。又如《管子》所言:“小不胜大,弱不胜强,此自然之势也。”君若不及早察之,恐成覆水难收之势。”(翻译在作者说)
书生听的一愣一愣,心中升起不可置信之感。
这看着粗鄙之人听得懂就算了,居然还真能回答出来,而且还是如此有理有据的引经据典。
他心中升起荒谬之感,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
不,不对!
他仔细观察着对面之人的神色。
这神色书生见过,那是很久以前的记忆。
当他还不是门客之时,他曾当过大户人家孩子的启蒙先生,每当他抽查知识时,那些孩子就会露出这种神情:
抽背前,紧张又期待;抽背时,眼神定定望着一处,语速又快又急,生怕再过会自己就忘了;背完后,自在放松,像是度过了什么大危机。
这一刻,书生恍然明白了。
这次对话,从开始就不是他与对面这位名为胡三的人在对话。
书生非书生,武人非武人。
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传话筒,隔着遥远的时空,为他们背后之人传递交流着消息。
书生心中升起又惊又怕的情绪。
他的背后是大周朝堂手握大权的张阁老,那对面之人背后又是谁呢?
是那位私底下被无数人羡慕妒忌的少年郎?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推断之力,这等心机,书生只是想想都觉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