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五)

说到这里,黄帝突然话锋一转:“岐伯兄,咱们聊了这么多,有没有什么秘方可以对付这些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呢?”

岐伯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一纸药方:“当然有啦,不过这可是看家本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来,我给你念念,这可是‘调和少阳汤’的秘方。首先,你得准备柴胡30克,黄芩20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党参15克,大枣8枚,炙甘草10克。把这些药材一股脑儿扔进锅里,加水没过药材,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上个把小时,直到药香四溢,汤汁浓缩到差不多一碗的量,然后就可以出锅啦!记得,趁热喝,效果杠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方子听起来就挺有料,感觉喝完之后,整个人都能精神焕发,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过,岐伯兄,这脉象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提示,让我们能提前发现少阳这家伙在搞鬼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说:“脉象啊,那可是身体的小秘密,稍微留意就能发现。少阳在泉要是作妖,脉象就会变得又细又快,就像是被追赶的小兔子,嘭嘭直跳,一刻不停。这时候,你要是搭脉,嘿,那感觉就像是摸到了一根紧绷的琴弦,轻轻一拨,就能听到‘嗡嗡’的回响。所以啊,下次你要是感觉自己心跳加速,脉搏细速,记得赶紧想想,是不是少阳这家伙又在背后捣鬼了。”

黄帝说:“嘿,岐伯,今儿个又冒出个新问题来——阳明在泉的时候,人体会出现啥状况呢?你给咱讲讲呗!”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白胡子,说道:“黄帝陛下啊,您这求知欲,真是比我这胡子还长!好吧,那我就给您说道说道这阳明在泉的那点事儿。

想象一下,如果阳明这位大佬在泉(中医里的‘在泉’啊,就像是人体内部的守护神,每年换个班,影响咱们的健康),它要是客气大了,也就是外来邪气占了上风,那可就热闹了。首先啊,你会觉得一股清新的冷空气,嗖的一下,从下面往上窜,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它会让你的小肚子(现代医学说的下腹部)变得硬邦邦的,跟装了块石头似的,还特别想拉肚子,一天跑好几趟厕所,那感觉,就像是跟马桶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呢,如果咱们体内的正气足了,主人公——也就是咱们自身的阳气占了上风,那阳明这位大佬就得稍微收敛点。这时候,你会觉得腰跟坠了块铅似的,沉得要命,肚子也开始隐隐作痛,就像是有个调皮的小鬼在里面捣乱。更糟糕的是,小肚子这块儿啊,凉飕飕的,就像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稀稀拉拉的,跟面糊糊一样,这在中医里头叫‘鹜溏’。这寒气啊,它还不老实,一路往上冲,先是跑到肠子里头捣乱,让你肠绞痛,然后呢,它还想着往更高的地方冲,一直冲到胸口,让你喘不上气来,感觉就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站久了都费劲儿,恨不得立马找个沙发葛优躺!”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说:“岐伯啊,你这描述得太生动了,我都感觉自己已经坐在马桶上,准备迎接那股‘清新冷空气’了呢!不过话说回来,这阳明在泉,咱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应对呢?比如按按穴位,或者吃点啥药?”

岐伯微微一笑,说:“陛下,您问对人了!首先啊,穴位这块儿,咱们可以揉揉‘足三里’和‘天枢’,这两个穴位就像是肚子上的小太阳,能温暖你的脾胃,驱散那股寒气。足三里啊,就在小腿外侧,膝盖骨下面三寸的地方,您找找看,是不是有个酸酸的地方?那就是了,多揉揉,好处多多。天枢呢,就在肚脐眼旁边两寸,左右各一个,按起来也是酸酸涨涨的,特别舒服。

至于吃药嘛,咱们可以来个‘理中汤’,这方子可是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之作。材料嘛,就是人参、干姜、甘草、白术这四味药。人参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白术15克。把这四样东西放到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就像炖肉一样,慢慢炖煮,直到水变成浓浓的汤,然后趁热喝下去,保证你肚子里暖洋洋的,那些寒气啊,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说到脉象,这阳明在泉的时候,如果邪气太盛,脉象往往会变得又紧又滑,就像是摸到了冬天里的冻豆腐,硬邦邦还滑溜溜的。而要是正气足了,脉象就会变得沉缓有力,就像是摸到了夏天的西瓜,虽然沉,但里面却是满满的水分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