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一)

岐伯笑道:“哈哈,少阴这家伙要是闹起来,咱们就用咸寒的东西去镇压它,比如海带炖冰块,咸寒入味,再加点苦辛的调料,比如苦瓜和姜,苦是用来疏泻心火的,辛是用来发散的。甘甜的呢,咱们这次不是用来缓和了,而是用来直接给它‘泻’一下,就像给心火浇点糖水,让它灭火的同时还感觉甜甜的。然后呢,再用点酸来收敛一下,免得它烧得太旺。辛苦的药呢,就像给心火开扇窗,让它透透气。咸味的药呢,就像给心火披上一件柔软的披风,让它别那么急躁。再比如说咱们可以用黄柏(咸寒)和黄连(苦寒)来对付它,黄柏就像给心火披上了一件咸寒的披风,让它别那么急躁;黄连就像给心火浇了一盆苦水,让它灭火的同时还感觉苦苦的。所以,这就是‘以咸寒治之,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软之’的道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又问:“那太阴湿土(太阴代表脾和肺,湿土之气与脾胃有关)要是也捣乱呢?”

岐伯摆了摆手:“太阴这家伙要是调皮,咱们就用苦热的东西去烘干它,比如黄连炖羊肉,苦是用来疏泻湿气的,热是用来温暖脾胃的。再用点酸和辛做辅助,酸就像给脾胃加点醋,让它更开胃;辛就像给脾胃加点辣椒,让它更有动力。苦不仅能疏泻,还能燥湿,就像给脾胃来个大扫除。泄呢,就是让它把湿气排出去。再比如说咱们可以用苍术(苦温)和茯苓(甘淡)来整治它,苍术就像给脾胃来了一场大扫除,用苦味来燥湿;茯苓就像给脾胃开了一扇窗,用甘淡来利湿。所以,这就是‘以苦热治之,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的秘诀。”

黄帝点头称赞,接着问:“少阳相火(少阳代表胆和三焦,相火指少阳之火)要是也不安分呢?”

岐伯笑了笑:“少阳这家伙要是捣乱,咱们就用咸冷的东西去制服它,比如盐水冰棒,咸是用来软坚散结的,冷是用来降温的。再用点苦辛做辅助,苦是用来疏泻相火的,辛是用来发散的。再比如说,咱们可以用夏枯草(咸寒)和栀子(苦寒)来制服它,夏枯草就像给相火披上了一件咸寒的斗篷,让它别那么嚣张;栀子就像给相火浇了一盆苦水,让它灭火的同时还感觉凉凉的。咸味除了软坚,还能让相火不那么嚣张。酸味呢,就像给相火套个缰绳,让它别太野。辛苦的药呢,就像给相火开条路,让它别堵在身体里。不过要注意,发的时候别用太热的东西,免得火上浇油,温凉的药也别乱用。少阴君火要是捣乱,也是这个治法。”

黄帝听得哈哈大笑,又问:“阳明燥金(阳明代表胃和大肠,燥金之气与肺胃有关)要是也不听话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岐伯摸了摸下巴:“阳明这家伙要是调皮,咱们就用辛温的东西去温暖它,比如生姜炖羊肉,辛是用来发散的,温是用来暖胃的。再用点苦甘做辅助,苦是用来疏泻燥气的,甘是用来补养的。苦不仅能疏泻,还能下气通便,就像给阳明来个大扫除。酸味呢,就像给阳明加点醋,让它更滋润。再比如说,咱们可以用石膏(辛甘寒)和杏仁(苦辛)来对付它,石膏就像给阳明来了一场甘甜的雨水,用辛甘寒来滋润;杏仁就像给阳明开了一条路,用苦辛来发散燥气。所以,这就是‘以辛温治之,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的法门。”

黄帝最后问:“那太阳寒水(太阳代表膀胱和小肠,寒水之气与肾和膀胱有关)要是也捣乱呢?”

岐伯耸了耸肩:“太阳这家伙要是调皮,咱们就用咸热的东西去温暖它,比如盐水煮火锅,咸是用来软坚的,热是用来驱寒的。再用点甘辛做辅助,甘是用来补养的,辛是用来发散的。苦味呢,就像给太阳加点咖啡,让它更坚固。再比如说,咱们可以用附子(咸热)和桂枝(辛甘温)来温暖它,附子就像给太阳加了一把火,用咸热来驱寒;桂枝就像给太阳披上了一件温暖的披风,用辛甘温来发散寒气。所以,这就是‘以咸热治之,佐以甘辛,以苦坚之’的妙招。”

讲到这里,岐伯顿了顿,总结道:“陛下,您看,治这些个调皮的家伙,咱们得根据它们的脾气来。寒的咱就用热的,热的咱就用寒的;温的咱就清清火,清的咱就暖暖身;散的咱就收一收,抑的咱就散一散;燥的咱就润一润,急的咱就缓一缓;坚的咱就软一软,脆的咱就坚一坚;衰的咱就补补,强的咱就泻泻。只要咱们掌握了这些大法,让身体里的气都安安稳稳的,保持清静,那病气就会慢慢衰退,回到它该去的地方。这就是咱们治疗的大体原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