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御书房后,朱樉的嘴角微微上扬,那低着的头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御书房内,朱元璋越想那是越不安心,于是大吼说道:“来人,“传徐达、汤和速速进宫!”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整个皇宫瞬间忙碌起来。徐达和汤和两位老将连夜进宫,神色凝重地站在朱元璋面前。
“陛下,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徐达拱手问道。
朱元璋面色阴沉,缓缓说道:“沐英死了。”
“什么?”徐达和汤和同时惊呼出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沐英不仅是朱元璋的义子,更是军中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他的死讯无疑是一记重击。
“不仅如此,”朱元璋继续说道,“北元残部有异动,朱樉刚刚来报,说有一股残部逃入深山,正在集结力量。”
汤和眉头紧锁,沉声道:“陛下,此事蹊跷。沐英将军正值壮年,怎会突然暴毙?而北元残部刚刚被肃清,怎会这么快就有异动?这两件事,恐怕并非巧合。”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朕也是这么想的,沐英的死,恐怕没那么简单,所以,这段时间,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为上!”
汤和与徐达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眸中的凝重之色!
与此同时,朱樉回到自己的府邸,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走进书房,轻轻拍了拍手,一名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面前。
“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黑衣人低声说道。
朱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很好。沐英一死,北边的局势就更加复杂了。父皇一定会怀疑北元残部,而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魏王的势力。”
黑衣人恭敬地问道:“殿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朱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继续散布消息,就说北元残部正在集结力量,准备反扑。同时,暗中联络那些对魏王不满的朝臣,让他们在朝堂上施压,逼父皇对北元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黑衣人点头领命,随即消失在黑暗中。
朱樉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自己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近了。
几天后,朝堂上果然风云突变。
以唐胜宗为首的一批武将纷纷上奏,要求朱元璋对北元残部采取更严厉的打击措施。而文官集团则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刚刚结束战争,应当休养生息,不宜再动干戈。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朝堂上的争论,心中却是冷笑不止。
他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恐怕有人在推波助澜。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北元残部之事,朕自有决断。至于沐英的死因,正在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朱元璋冷冷地说道,而后大手一挥,“退朝!”
朝臣们面面相觑,纷纷退下。
朱元璋则独自回到御书房,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就在这时,徐达和汤和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凝重之色。
“陛下,沐英将军的死因查清楚了。”徐达低声说道。
朱元璋猛地抬头:“说!”
汤和上前一步,沉声道:“沐英将军并非死于急病,而是中毒身亡。我们在他的饮食中发现了剧毒,而下毒之人,正是他身边的一名亲信。”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那名亲信呢?”
徐达摇了摇头:“已经自尽了,不过,我们在他的住处发现了一些线索,似乎与北元残部有关。”
朱元璋冷笑一声:“果然如此。看来,北元残部并不甘心失败,竟然敢对朕的义子下手!真的是找死啊!”
汤和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陛下,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那名亲信虽然与北元残部有联系,但他的背后,似乎还有其他人。”
朱元璋眯起眼睛:“你的意思是?”
徐达和汤和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此事恐怕涉及朝中权贵。”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随即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朕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