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召诸王回京

朱标轻咳了几声,定了定神,接着解释道:“娘病重,我也病重,爹您身边总不能没人照顾吧。而且,朝廷大事繁多,更需要有亲王在京镇守,以保江山社稷安稳。”

“爹,如果孩儿不幸早逝,想必您定会选择立雄英为帝吧?”朱标突然开口说道,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击中了朱元璋内心深处那个潜藏着,从未向人提及的念头。

其实,最近朱元璋并非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假如朱标真的早早离去,自己究竟要不要越过其他儿子,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呢?

然而,这仅仅只是脑海中的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

毕竟,如果直接跳过儿子而传位于孙子,朱元璋实在难以想象当自己百年归老之后,那些个藩王儿子们会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这样的安排。

倘若诸王因此心生不满,起兵造反,那可如何是好?

只可惜,这皇室的传位之事不同于普通人家分家产,可以简单地平均分配。

那可是至高无上的皇位呀!

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耗费无数心血,好不容易才将这片支离破碎的大好河山重新整顿治理得井井有条。

若是待自己撒手人寰之后,这江山社稷再度陷入混乱,分崩离析,就算到了九泉之下,自己恐怕也难以安息啊!

“标儿……”朱元璋张了张口,试图为自己辩解一番,怎料话未出口便已被朱标硬生生地截断。

“爹,此事断断不可行啊!自古以来,皇位传承皆是遵循父传子的规矩,哪有像这般直接跳过儿子,将皇位径直传给孙辈的道理呢?”

“且不说雄英的那些叔叔们会作何感想,单就礼法而言,也是万万说不通的啊!”

朱标一脸郑重其事地说道,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朱元璋。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速速将诸位王爷召回京城,重新挑选出合适的太子人选。趁着儿子尚有时日,咱们父子二人齐心协力,好生培养出一位德才兼备,足以担当大任的弟弟来啊!”朱标言辞恳切地说道。

话音刚落,朱元璋那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如同决堤之水一般,再次汹涌而出。

他凝视着眼前这位深明大义的长子,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哪怕已走到这般艰难的境地,却依旧心系国家的安定,时刻挂念着皇位能否平稳传承。

如此胸怀天下、以大局为重之人,才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皇位继承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