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松山会战(七)

明末封疆 杰木 1843 字 8天前

见鳌拜的先锋部队终于杀进了明军阵地,阿济格立刻挥舞着马刀大声喊道:

“传令下去,全军发起冲锋,让我们彻底将渺小的汉人碾碎!”

位于明军南侧的两千多正白旗精锐骑兵,随着阿济格的一声令下,纷纷如离弦的弓箭般杀向了已经陷入一片混战的明军阵地。位于明军北侧的莽古思子见状,也对自己的手下下达了的号令。两千多蒙古骑兵卷着烟尘自北侧杀向了明军防线。

尽管鳌拜率部杀进了明军防线,可明军整体的防御工事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明军以200人为一队,每一队都用手推车载着装满海沙的沙包组成了一处半月形的防线,码头沿线,2000名明军步兵依靠手推车构建起了10座既可以相互呼应,又具备独立防御能力的弧形防御阵地。

呼啸着冲锋而来的阿济格可能并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支足以与八旗相媲美的精锐骑兵部队--北魏重骑兵。这支纵横中原难遇对手的骑兵部队却在一支由纯步兵组成的部队面前遭遇了惨败,凑巧的是,那支纯步兵队伍也仅仅只有2000人左右,而他们的对手,强大的北魏重骑兵足足有三万之众。那支2000人步兵部队的统帅名叫刘裕,而刘裕手中的王牌就是与手推车没有多大区别的木质战车。

“却月阵”,临水而布阵,形如半月,因而得名“却月”。最外围的弧形防线由战车环绕而成,阵内士兵使用弓弩、长枪等武器进行防御。位于水面之上的高大战船俯览战局,占尽至高之利。这一阵法一度成了“以步制骑”的经典之作。可由于其巨大的地域局限性,“却月阵”逐渐为世人所淡忘。

魏渊酷爱军事,前世的他不止一次的搜集有关资料好好分析过“却月阵”。今日临海布阵,正好占尽了天时地利,他又岂有不用此阵的道理。

不过对于阿济格与莽古思子等人手下的精锐骑兵而言,他们的对手并非使用传统弓弩与长枪的冷兵器部队,而是一支装备了全新式火枪,远距离可以进行射击,近距离能够使用刺刀肉搏的的新式部队。传统的“却月阵”已经够让骑兵们吃尽苦头,面对新式火枪部队的打击,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大人!上钩了!”

宇文腾启在一旁兴奋的击掌说道。

魏渊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高高扬起右手道:

“传令各船,准备攻击!”

阿济格的部队由南向北,莽古思子的部队由北向南。两支精锐骑兵犹如一双巨大的钳子般死死掐住了中路的明军。

战马嘶鸣,喊声呼啸

进入射程之后,近五千骑兵几乎在第一时间将早已搭好的箭射了出去。密密麻麻的弓箭犹如箭雨般倾斜在明军的阵地之内,压的阵内的明军抬不起头来。已经被鳌拜打开缺口的那一处阵地内,明军由于躲闪不及,不少人都被射成了刺猬。冲入阵中的鳌拜等人也好不了多少,箭雨之下,凡是躲闪不及的,不论明军还是旗人,都难逃一劫。

武安国始终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以便更好的观察战场上的形式。在他身旁是由数十名贴身侍卫用盾牌组成的“盾墙”。眼看敌军越冲越近,武安国面不改色的下令道:

“二段手射击!一段手填弹!”

被箭雨压制的明军,依靠着“沙墙”有效的防御开始了自己的反击。而几乎就在明军射击的同时,在整个弧形防线身后,原本停靠在码头内的十余艘战舰上突然凭空冒出了一支军队来。这些人居高临下,各个手持着新式火枪,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装弹、举枪、击发。一发发子弹无情的射穿“呜呜”怪叫的骑兵的胸膛,震耳欲聋的枪响之声令战马受惊裹足不前。在立体式火力交叉打击之下,惊慌失措的战马高扬起马蹄,任凭背上的骑士如何挥鞭抽打也不敢再冲锋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