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买卖就这样干起来了。
到十月末,差不多干了一个月了。
这天周末,下午早早的收拾好了。
今天,朱竹、杨云、谢芳都在,屋子里炕上坐满了人,有的斜靠在炕沿上,有的就站在地上。
大黑也跟大家伙一样,盯着朱竹,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因为炕桌上,真有一盆特意给它准备的大骨头。
还冒着热气呢,等凉了才能给它吃。
炕桌上还有一排排的牛皮信封,打眼一看,有厚有薄。
朱竹很有仪式感,信封上都写上了名字和简单的一两句话,表达感谢和祝福。
“第一个是给我的,这段时间我也辛苦了。”
朱竹郑重的把写着自己名字的信封装在上衣口袋里。
“第二个,小芳,谢谢你给咱们开了个好头,别嫌少啊。”
谢芳高兴的拿到手里,还斜着眼看了看里头有多少钱。
“那我不客气了啊。”
杨云也高兴的接了,刘正娘的信封一看厚度就钱最多。
她们三个是凑个趣,意思一下,刘正娘却是大功臣。
“嫂子,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嫂子,你辛苦了。”
刘正娘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选择留在这干活,竹子都要说一声谢谢,第一个月的利润远远超出了想象。
信封里是二百元。
刘正娘觉得这钱烫手,“竹子啊,你给的太多了。”
她知道谢芳专门去银行换的新钱,都是十块五块的,还是儿子陪着去的呢。
“嫂子,这是你应得的,咱们挣得多,你拿的就多。第一个月的买卖比想的要好,以后可不一定能拿这么多了。”
孩子们着急啊,他们还等着发自己的呢。
“婶,你快拿着吧。”
“婶,你还嫌钱多啊。”
刘正伸手,“娘,你要嫌多,给我也行。”
刘正娘麻利的揣兜里,“你想得美。”
下面是跟刘正一样帮了大忙的孩子们,一共六个人。
情况类似,都是高三的,成绩垫底,已经放弃了,就是不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