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想了一下:“这人一生荣华富贵,位高权重,有什么可让自己可怜的?心里鄙视了下自己,抬脚快步擦身走过,很快他的背影就消失在了远处。”
一晃她进入朝廷已有三年,短短三年,她已爬上了正二品的高位,她在朝廷中日益被景平帝重用,手握着暗龙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着整个大周庞大的情报网,还私下里掌管着贩卖情报的「咖啡茶馆」;在朝廷里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不过短短三年,大周的国力就增强了好几倍,高产小麦、棉花、与纺织厂、精铁与良马给大周带来了无数的财富;以景平帝名义开办的义学的第一批学子,都结业进了各行各业,大周迎来了真正的盛世。
社会风气也渐渐开放很多;其中以对女子的束缚少了一点点,现在女人也可入义学,做工,进纺织厂,女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朝廷上也肃清了世家门阀的势力,崔愈觉得,现在正是改革的好时候。
这天一上早朝,崔愈就抛出了她早就写好,放在空间中的律法修订折子,呈送到了内阁。
这份折子一上表,景平帝看后就发给了众臣去看。
崔愈的折子上变法大类目分别为财赋、军事、教育、选举诸方面的规章制度。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多页。
一石激起千层浪,崔愈的折子在朝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右丞相 殴永贞一看到这份折子,顿时就在大朝会是指着崔愈的鼻子骂了起来:“崔退之,你好狂妄,竟然擅自修改祖宗订下来的法度,是谁给你的胆量,竖子安敢更改祖宗之法?你这是大不孝。”
崔愈站出来对着殴永贞嗤笑道:“右丞相,大周王朝所奉行的传统政策,全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所遭之变”和“所遇之势”,因而造成了“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艰危处境。”
“下官认为,必须把这些旧的法度加以“改易更革”,使其能适应现实局势,才能把危机扭转过来。变风俗,立法度”和“奖用功实”乃是当前国家大政的当务之急。”
殴永贞一站出来,苏丞相也站了出来,对着崔愈一通狂喷,他们两人下面的的官员都站出来附和二人,崔愈这三年也在朝廷里安插了不少的他原先的同科与很多慕名追随着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