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达成一致

要是顺风顺水的时候,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也许还有那个胆量去向银行贷款。

可是如今这种局面,他是实在提不起那个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尤其是经过了这几个月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以后,他怕了,是真的怕了。

他怕自己这种背水一战的举动,会把全家都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尤其是在这件事还有缓和余地的前提下,刘成就更加没有那么勇气了。

其次,除了刘成自身的问题以外,还有一点原因阻拦了他进行贷款,那就是来自银行方面的态度。

挂面厂的事情,从始至终都是瞒不住的,银行方面只要稍一调查,就能掌握其中的各种关键信息。

那场火灾,不仅在区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连市里的领导都因此发表过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方面自然考虑这些因素,以此来评估这次贷款的风险。

然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刘成在跑了几家银行以后,对方虽然没有明确的拒绝,却也只愿意给出和那些捡便宜的人差不多的贷款额度。

以厂区和地皮作为抵押,为刘成提供100万的贷款。

这个数字就很尴尬,刚好够他还清所有债务的,至于恢复生产的启动资金,就需要他自己想办法了。

他的手里虽然还有2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钱,看似没有什么问题。

可这些人一旦知道他把最后的那点产业都抵押给银行了,那立刻就会上门来讨债的。

除了以上的两个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工人的问题。

村里人大都比较迷信,即使刘成弄到钱重建了生产车间,还有没有人愿意来给他干活都是两说的事情。

当然,他如果成倍的提高工资,那重赏之下应该还是会有人愿意过来工作的。

可是一旦开了这个头,日后他再想改回来恐怕就困难了。

所以,综合了以上几点,刘成最终放弃了贷款救厂的想法。

就像陈晓晨所说的一样,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手里再留下一些资金,日后他刘成未必就不能东山再起。

即便不能,手里握着几十万的存款,他也比村里大多数人活的都要滋润。

按说以刘成现在这样的心态,在陈晓晨报出120万这个价格的时候,他就应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可是他终究还是不太甘心,就这么轻易的以自己心里的底价将厂子和地皮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