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人啊!您说说看,这再次举办科举之事,与先帝发丧究竟能有何冲突呢?”我一脸疑惑地问道。我几年没有上朝对朝中局势似乎有些生疏。
“哎呀,白将军,您有所不知啊!”范大人赶忙解释道,“您长久不上朝,自然不清楚其中缘由。”
“哼,不明白?我可是仔细瞧过了,如今朝中诸多职位都有空缺,若不及时补上,难道还等着荒废不成?难不成范大人您是想给自己家里人预留那些位置,或者说你要推举你那些党羽?”我毫不客气地质问起来,言语间充满了怀疑。
听到这话,范大人心头一怒,瞪大双眼直直地盯着我,怒斥道:“白将军,休得在此血口喷人!”
见范大人如此激动,我却并不以为意,反而冷笑道:“哟呵,着急啦?行,就算没有您说的这种事,但您既不安排人手填补空缺,那这些空缺的位置的事务由谁来处理,那这些空着的位置到底该如何处置呢?总不能一直这么晾着不管吧?万一哪天因此出了事端,请问范大人,这责任由谁来承担?”
面对我的连番质问,范大人有些气急败坏地反驳道:“凭什么就得让我来负责?”
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说道:“既然您不想负责,那为何还要阻拦选拔人才呢?”说完,我转头看向身旁卫大人,脸上满是得意之色。而站在一旁的卫大人则冲着我悄悄伸出了一个大拇指,表示对我这番话的赞赏。
“白将军,您切莫在此胡搅蛮缠!此事可不是您一介妇道人家能够理解得了的啊!”那范大人一脸轻蔑地看着眼前我这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言语之中尽是不屑。
然而,我听闻此言只是微微一笑,我的笑容中透露出一股久经沙场的从容与自信:“本将军自十五岁起便追随太祖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腥风血雨,终于协助太祖平定天下。此后,又随我家夫君一同平息政变之乱助先帝坐稳皇位排除异己,很是后面带兵平定北方蛮夷。
而此次宫变,更是由本将军亲自率领众将士奋勇杀入宫中,解救诸位,降服妄图篡位的二皇子。如此功绩,你竟敢说本将军是在胡搅蛮缠?”
一旁的卫大人见状,不禁大笑出声,他转头看向范大人,嘲讽道:“哈哈,范大人啊范大人,亏你敢这般质疑咱们白将军,真不知你究竟从何处得来的这份胆量呐!”随着卫大人的话语,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和议论声。众人或是对我投去钦佩的目光,或是对着范大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陛下终于开了口:“好了,诸位爱卿莫要再喧闹。关于举办科考之事,可还有谁对此持有异议吗?”陛下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看了一下率先拱手应道:“回陛下,臣认为此举甚好。”紧接着,后方几位武将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稍作停顿后,田大人大步走出队列,朗声道:“微臣亦无异议。”随后,卫大人以及其他几位原本态度并不明确的大臣也相继站了出来,表示支持举办科考。
我环顾四周,心中暗自估量着形势。我发现,尽管仍有少数人保持沉默或面露难色,但绝大部分朝臣都已表示同意。看来,举办科考一事已成定局。
“很好,那这个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接下来,你们自行商讨一下相关人员的安排。”陛下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显然心情极佳。
随后,朝堂之上又陆续展开了几项议题的讨论。然而,这些话题无外乎皆是关于登基大典的种种事宜,听得我直感困倦袭来,仿佛耳边有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扰得人心烦意乱。
就在我的上下眼皮即将亲密相拥之际,这场冗长的会议终于宣告结束。
“白将军啊,不知今日您感觉如何?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朝堂议事呢?”柳大人微笑着向我走来,关切地询问道。
我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丝笑容回答:“还算可以吧,倒也挺有趣味的。”其实内心早已对这些繁琐之事感到厌倦。
“哈哈,既然白将军觉得不错,那明日咱们可要继续哦。”柳大人依旧面带笑容,似乎对后续的朝堂生活充满期待。
这时,范大人也从我的身旁走过。只见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犹如两道冷箭,直直地射向我。我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心中暗想:这家伙难道还想跟我来一场争斗不成?
下朝之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刚一进门,便瞧见蓉儿正独自在前厅忙碌地摆放饭菜。她抬起头,望见我的身影,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欢快地迎上来,亲切地喊道:“娘,您回来啦!这次上朝辛苦不辛苦呀?”
我轻轻摇了摇头,应声道:“还好啦,不过是像往常一样,耍耍嘴皮子罢了。”在我看来,所谓的朝堂辩论无非就是帮助陛下驳斥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仔细想想,确实并非难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也无奈地开启了这苦逼的早朝生涯。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宫殿时,我便已洗漱完毕,匆匆赶往朝堂。而我的工作呢?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就是替陛下跟那些唱反调的人,展开唇枪舌战!只不过是陛下想要一个绝对站在他身边说话的人,而且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