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争的持续推进,华北的局势愈加严峻,日军在东线的行动,也随即变得频繁。
原本驻守在济南一带的第九师团,首先分兵向济宁一带推进,意图巩固第十师团的后方,防止国军迂回突袭。
而第十师团则是全力南下,很快就攻占了藤县,目标直指台儿庄。
与此同时,国军东线的防守也在紧急加强。
张治忠率领的第59军,已经完成了在临沂外围的阵地布置。
而庞炳勋的大军则沿着沂河东面的沐河西岸,形成了坚固的防线,并做足了进攻日军的准备。
不仅如此,汤伯部的第二十兵团,如今也进入到了枣庄以北,关麟的第52军,则是进入炎城,接替了原本张治忠部的防御,为即将到来的临沂决战做准备。
东线的战局虽然看起来最为紧张,但对于国军而言,四个军的优势兵力,局势仍然处于较为有利的态势。
国军集结了包括主力“新一军”五万余人,以及张治忠,庞炳勋,关麟三个军,十几万大军在内的优势兵力,以确保整个东线战局的稳固。
相对而言,日军尽管一路推进,但其三个师团的兵力早已伤亡不小,还能全力投入战斗的兵力早已经不足六万人。
其指挥官板垣四郎虽然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战术灵活性,但在面对国军十几万兵力的优势,以及陈望的亲自指挥下,强悍的部队,压力极大。
而在西线,战局同样在持续升温,围绕台儿庄的战斗是国军和日军在华东战场上的另一大焦点。
台儿庄地处徐州与临沂之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东线和西线的枢纽,并且地势险要,密集的建筑也十分适合防守。
李仁早已经在这一带集结了十几万兵力,并利用地形和防线进行了巧妙的部署,做好了随时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准备。
现在,第五战区的军事战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通过防守东线,保住临沂,为反击日军提供有利的战术条件;
另一方面,西线的台儿庄必须成功阻止日军的进攻,保持华东的战略主动性。
换言之,现在东西两线的国军,都已经做好了死战不退的准备。
要知道,这个时候,对于国军来说,任何一边胜了,这场大战,都只能算是平局,而任何一边失败,就是全面溃败了。
除非,其中一边能将日军的主力彻底打垮,同时在另一线也取得了胜利。
而同样的,对于日军而言,台儿庄也是势在必得的战略目标。
这不仅可以作为其进攻徐城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日军只要成功占领了台儿庄,也就能保障进攻徐城的军事行动,畅通无阻。
随着局势的演变,临沂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为紧张的阶段,陈望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军事情报之后,也随即开始了他的部署战略。
通过系统的俯瞰视野,陈望对整个战场的动向了如指掌,特别是日军的前线调动,大多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甚至能通过前线侦察兵,清楚地看到日军在北线的前沿阵地,士兵集结的基本情况。
“老胡,鬼子最新的部署情况如何了?西线李总司令,还有东南的张军长他们,到哪一步了?”陈望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上的几处重点区域。
而一旁的胡琏微微一顿,随即将手中的情报递了上去,沉声回答道:
“根据司令部发来的最新情报,鬼子的第十师团目前已经在西线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
其赖谷支队前锋,几乎已经完全占领了台庄以北的区域,正准备向庄内的核心阵地,发起进攻。
而咱们这边,板垣四郎也没有完全忽视,他们已经在东南部署了大规模的阻击阵地,据前线侦察兵汇报,鬼子正在集中一个旅团的兵力。”
陈望听后,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东南方向的阻击阵地具体是怎样部署的?特别是鬼子在那里的炮兵,部署得怎么样?”
胡琏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
“东南方向的阻击阵地,鬼子布置了三条纵深防线,其中以第三条防线最为坚固,设有山炮和迫击炮阵地。
不过,鬼子的重型火炮和反坦克炮,基本上都部署在了河东和北线,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限制咱们的反击速度和火力支援。”
“板垣四郎果然是准备得很充分啊,但这一切,还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想。”
陈望站在作战图前,眉头微微皱起,手指向图上的沂河西岸,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