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那群前来送行的孩子们仍伫立原地,直至车队彻底没了踪影,大些的孩子才回过神来,开始招呼弟妹们归去。
“好了,都莫要再瞧了,咱们回去罢。”一位年约十来岁的男孩,身姿虽尚显稚嫩,言行间却已有了小大人的模样。
孩子们叽叽喳喳,雀跃地朝着慈幼院的方向折返。
一个梳着双丫髻,约莫六岁的小女孩,仰着小脸问牵着她的哥哥:“阿兄,你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
男孩挺了挺胸脯,眼神中满是憧憬,高声应道:“我要去燕北军当兵!”
“当兵做什么?”小女孩好奇地眨巴着眼睛。
“自然是打匈奴,保家卫国,出人头地!”男孩语气坚定,“将来好报答娘娘。”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时,旁边一个身形略显瘦弱的男孩,怯生生地细声插言:“我……我要好生读书,将来做官。”
“做个好官,报答娘娘的恩情。”
一时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起来。
“我要做木匠,给娘娘盖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挥舞着小拳头。
“我要做绣娘,给娘娘绣最美的衣裳!”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脆生生地说。
“我要做厨子,给娘娘做好吃的!”
“我要做大夫,给娘娘治病!”
“我要……”
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童真童趣,却又带着一份真挚的感恩。
夏日的晨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照亮了他们的路……
出了云朔城,上了官道,马车速度渐快,却依旧平稳。
车厢内,珩儿起初对窗外的景色兴致勃勃,小脸紧贴着车窗,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
田野、村庄、树林,飞快地从窗外掠过,像一幅幅展开的画卷。
可小孩子的心性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新鲜劲儿一过,珩儿便开始揉眼睛,打哈欠,闹着要宋昭月抱。
宋昭月将他从绿珠怀里接过,抱在怀中,轻声哄着。没一会儿,小家伙就软绵绵地偎在她怀里,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