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也许是她多心了

陶学林放下手中茶盏,点点头回道:“据他身边人说,这个人是从湖广地区回来的。也曾放下过豪言,市面上有多少粮食,他便收多少,绝不压价。”

反常必有妖。

听到陶学林这番话,顾瑾初脑中闪过这几个字。

她微微蹙起眉头,若真的如这个闫姓商人所说。

他或许不是这背后的主子,因为真正掌握那么多财富之人,是不会这样大张旗鼓,这样高调的。

他这样做,或许是想达到什么目的。

顾瑾初吩咐陶学林:“这件事我知道了,先观望观望吧。如果黄河流域真的发生水患,这批粮食也许有大用处。”

陶学林听闻从锦杌上站起身,态度比之刚刚还要恭敬,拱手说:“主子大义!”

陶元正的媳妇不久前刚刚生产,是个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说到孙子,不善言辞的陶学林话多了起来。

顾瑾初和他又说了会儿孩子的事情,便打发他离开了。

还没迈进正房堂屋门,就听到糯糯娇气的哭声。不多时,团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待她回到内室,两个小家伙的哭声也停了下来。

两个乳娘在抱着孩子喂奶,见五夫人回来了,朝着她笑了笑。

顾瑾初点点头,走到一旁坐下来,垂眸想着陶学林刚刚说的话。

那批粮食原本是为三舅舅准备的。

他从三江所城回到盛京城述职,到现如今的兵部尚书。

自是不会出现上一世,粮草辎重不能准时准量的送往三江所城。

那三十万石的粮食,是妥妥的积压了她很大一部分的银钱。

若是把手中这些卖掉的话,之前送往三江所城的那一部分空缺,也能一并的赚回来。

对于商人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陶学林这人她一开始便知道,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虽不至于优柔寡断,心软是他的缺点,更是他最大的优点。

当初把陶家人放在身边,更多的也是看中陶学林的这个品质。

她明白他纠结的症结在那里,陶学林是不赞同那个闫姓富商,在这种时候发国难财的。

所以在他退下后,顾瑾初让他再仔细查一下这个姓闫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