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他还将飞行员的待遇提升至营级军官的标准,让他们感受到川军团对他们的尊崇与重视。对于飞行员们提出的其他要求,陈浩也总是尽力满足,因为他深知,空军对于川军团来说,将是降维打击、决胜千里的关键力量。
试想,如果21世纪的联合国五常的部队穿越时空,回到一战前甚至是拿破仑时代,那将是一场何等的屠杀?而陈浩,正是要借助这股力量,让川军团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在那场九一年的海湾风云中,鹰酱是如何以惊天之姿,将萨达姆的雄师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想象一下,技术上的小小鸿沟,不过二十载光阴的距离,却让萨达姆那百万铁骑,宛若秋风扫落叶下的枯叶,一触即溃,仿佛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更有甚者,某些武器的横空出世,伴随着全新战术的诞生,悄然间扭转了战局的乾坤。遥想当年,马克沁机枪在罗德西亚与祖鲁勇士,以及在苏丹与托钵僧的激烈碰撞中,仅凭五十勇士,四挺怒吼的机枪,就硬生生抵挡住了八千土着的汹涌攻势,最终五千英魂陨落枪下。他们冲锋的勇气,如同烈火般炽热,但在机枪的冷酷扫射下,却显得那么无力与苍白。
而到了一战时期,机枪与铁丝网交织成的死亡之网,更是成为了欧洲数百万年轻生命的收割机。高颅雄鸡法国,几乎整整一代的青壮年男子,在这场浩劫中伤残过半。这份惨痛的记忆,深深烙印在了法国人的心中,以至于到了二战时期,那些曾亲眼目睹前辈悲剧的士兵们,面对战争的召唤,竟选择了举起白旗,迎接敌人的步伐。可以说,马克沁与铁丝网,悄然间改写了法国的命运轨迹。
再到二战,坦克的轰鸣与俯冲轰炸机的呼啸,如同一场科技的风暴,瞬间颠覆了前线的战斗模式。闪电战的名号,响彻云霄,德波战争、德法战争,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成就了德三初期的辉煌篇章。就连陈浩那略显稚嫩的模仿,也足以让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措手不及,尝到了闪电战的厉害。
当然,招数不怕老套,只要管用,便是王道。但若有条件,谁不想手握更锋利的剑,掌握更先进的招式呢?当战斗机翱翔天际,夺取制空权,轰炸机精准投弹,地面上的合成营装甲部队便能如虎添翼,势如破竹。
陈浩在床上沉思片刻,思绪万千,随即起身洗漱,换上笔挺的军装,大步流星地前往团指挥部。在他心中,无论日军换谁来领兵,都不过是蚍蜉撼树,终究难逃败局。毕竟,双方武器代差之大,加之通讯技术等全方位的差距,早已形成了体系上的绝对碾压。这场较量,胜负早已注定。 然而,出于对烽火硝烟中人性光辉的敬畏,陈浩决心深挖对手的每一分细节,如同匠人雕琢艺术品般细致入微。
傲慢自满,始终是跌入深渊的序曲,于无声处敲响警钟。
川军团的心脏——指挥部,永远是那个充满紧张而有序律动的舞台,每一个角色都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战歌。
当陈浩踏入这片领域,仿佛携带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使得忙碌中的人们纷纷暂停手中的剧目,以最诚挚的姿态向他致敬。陈浩则以一抹浅笑作为回应,步履稳健地迈向团参谋处的深处,那里,龙文章正与数位智囊团围绕日军新掌舵者的情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团座,您来得恰到好处,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友人关于日军指挥官详尽资料的‘礼物’,正等待您的审阅。”龙文章见到陈浩的身影,立即换上了一副温暖的笑容,双手递上了那份沉甸甸的电报。
心中虽有因不慎打扰团座小憩而产生的微末忐忑,龙文章此刻竭力展现出最佳的谦恭姿态,渴望以此弥补那一时的疏忽。然而,陈浩的胸怀远比想象中宽广,并未将那点小插曲放在心上。
接过电报,陈浩在其专属的战椅上落座,仅仅浏览数行,眉头便不自觉地锁紧:“今日是何日?”
“今日六号矣。”龙文章迅速接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也就是说,日军的司令官已然走马上任三日有余,我们方才知晓?”陈浩的话语中带着几分重量,电报被不轻不重地置于桌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感受到团座情绪的风云变幻,龙文章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阐述了整个情报传递的流程:从美国情报员的敏锐捕捉到消息的汇报,再到情报机构的甄别与上报,最终因为川军团在日本第十五军面前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美军高层才决定将这份珍贵情报共享给他们。若换作一个月前,仍在金矿机场默默无闻的川军团,恐怕连美军的眼角都难以触及,更别说获此殊荣。
世间万物,皆需先有所值,方能引得他人青睐。
“这群美国的‘老狐狸’,还真是现实得紧。”陈浩的话语中夹杂着一丝苦笑与无奈。
川军团,犹如一颗新星在战场上冉冉升起,但成长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与未知。对外情报的收集,于他们而言,犹如在茫茫黑夜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情报部门的建设,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亟待他们用智慧与勇气去填补那未知的空白。 在人才培育的广阔画卷里,急于求成不过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的念头……有时,幻想自己能如陈浩一般,穿梭时空裂缝,返回现代,利用高科技手段渗透进日本档案馆的数字壁垒,诱使那里的灵魂守护者泄露二战日军那些尘封已久的秘辛,似乎更加诱人。这样的途径,虽牺牲了几分即时性,却能在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上,构筑起一座无可比拟的知识金字塔。
陈浩,这位智慧的猎手,已悄然织就了一张覆盖十五军高层将领的精密网络,从少佐到更高阶的军官,他们的个人信息如同掌纹般清晰可触,甚至延伸至他们家庭的温馨角落,父母的笑颜、妻儿的欢歌,皆在他的掌握之中。若能巧妙布局,说不定还能编织出劝降的橄榄枝,让战争的硝烟在人性的光辉下消散。
然而,当陈浩拾起美国人递来的情报碎片,关于日军新任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的信息,却如同夜空中最黯淡的星辰,仅有寥寥几笔公开的历史尘埃。这位曾作为第十八师团长,引领铁蹄踏遍马来半岛,将新加坡的辉煌化为灰烬,对华侨施以无情暴行的指挥官,因其在与英国人的对决中崭露头角,而意外闯入了美国情报界的视野。他的标签,是勇猛与残暴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