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结交一二军营统帅,也好有备无患。
见五皇子在思考人选,赵魁便说道:“殿下看少晏如何?”
“少晏?”
“是。他是五皇子的伴读,又未与任何势力交好,他身份也够,正好把他拉拢到殿下身边。且他如今在乾清宫当差,估计皇上准备重用他,又能代表皇上。两齐其美,最合适不过。”
想到顾少晏惦记季安澜,又在查那事,赵魁就想调走他,不想他再留在京城。
五皇子一想,少晏去押送?
少晏好啊!
如赵魁所说,他与自己有旧日情谊,且他又能代表父皇。最最合适不过。
且他武科出身,本身有功夫底子。这一路风餐露宿,再恶劣环境也打不垮他,不比那些弱不禁风的文官强?
若遇上土匪山匪,还有一战之力。
好!少晏好!
“我寻着机会就向父皇举荐。少晏要得知这好事是你推荐的,必是要来请你喝酒的。”
“不不,五皇子还是别跟他说是我提议的。”赵魁这私心不想让人知道。
“他去年屡被调任,如今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得了个好差,又让他出京,一办差就好几个月,只怕要怨上我了。”
“怎会怨你,这是好事啊。差事办得好,回来父皇必定重用。”
“还是别说了吧。咱们还是像这样最好。偶尔记起少时的情形,还能一起约出来喝酒聊聊天。”
五皇子没有多想,“也罢,我不跟他说是你举荐的就是。”
赵魁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兵部要押送兵器到各地军营这事一出,果然很多人请缨。
不仅有武官,文官请缨的也不少。
就是窦邑想着与凤阳县主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是心烦不己,要不是这事轮不到翰林院,也想请缨出京了。
而皇上几个儿子,也是铆足了劲,不仅主动请缨,还让亲近的官员到皇上面前帮着说项。
皇太后和贾贵妃把皇上请到太后宫中用了一顿饭,向他推荐大皇子平王。
直把平王夸了个遍,说他身为皇长子,于皇上一众儿子中最为老练持重,代表皇上到各地军营慰问巡查,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