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又停顿一会儿,“经查,邱瑜能言、敢谏、能任事。即日起擢为内阁首辅!钦此!”
语毕,衙署大堂内一片沉默。
要知道内阁首辅在明代中晚期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吴三桂、刘希尧这些武将即便贵为总兵了,哪怕荣誉级别上也已经是伯爵了,但是在内阁首辅的权力面前还是浮云。
而李若链和王承恩由于职位特殊,别说内阁首辅了,就是六部的尚书都不可能当得上。方光琛作为一介文人,更是羡慕的眼珠子都要红了,对于文人、文官来说,当上内阁首辅就是祖坟冒青烟也比不上的荣光!
“谢陛下隆恩!但京师沦丧,臣职有亏。况且现在左腿残疾,有碍观瞻。臣请陛下另择他人!”
邱瑜礼貌性的推辞一番。对于内阁首辅的位子,他其实内心想的要死要活。
“不准推辞!你看看朕身边现在还有人可以做内阁首辅吗?吴三桂他们是武将。大伴是内臣,李若链是锦衣卫老大。”崇祯语气开始变得冰冷了,对于文官们这种演戏的功夫,他是半点也看不得。
吴三桂八面玲珑的人,出来打圆场道:“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恭贺邱阁老!”
然后刘希尧、李若链都站出来道贺。
唯独王承恩不能说话,内臣不得干政,这还是太祖爷朱元璋定下的铁律。从大明朝的法理逻辑严格来说,太监、司礼监太监都只不过是工具人。
方光琛无官无职,没有他说话的份。
但是崇祯很快盯上了方光琛。
“方光琛,朕的内阁现在只有邱阁老一个首辅光杆。他五十九岁了,非得累死不可。你觉得内阁其他人员该从哪里找?”
方光琛跪地施礼,想了一会儿,“回陛下,大明当下山河残破,从地方到朝堂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南方诸省,倒是有一些合格的文臣,但是路途遥远,一路兵凶战危,能不能过来都不好说。”
“所以,臣以为,可以从就近几个府州县中查看有没有合适的文官。”
崇祯呵呵一笑,“附近的文官中,朕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才。”
“你觉得你当内阁次辅如何?”
衙署内,众皆惊悚!除了吴三桂知道方光琛的才能外,其余人都不了解方光琛。
但是崇祯知道,正史中吴三桂决定起兵反清,筹划方略、坚定决心的就是方光琛。而且吴三桂死后,方光琛坚持抗击建奴,兵败被俘,被凌迟前也对建奴痛骂不已,他的九个儿子,八个一同赴死,都没有一个怂的。另外一个儿子被康麻子通缉了几十年不投降。
这样的人,当个内阁次辅,有什么问题?
崇祯朗声道:“就这么定了!内阁次辅外,户部尚书的职位你先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