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崩塌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380 字 5天前

更是因为,万民军东征军的主帅更替。

原本东征宿迁的万民军主将是袁时中,但是不久之前李岩突然离开了凤阳,亲临邳州接管了指挥权。

而后王俊便和李青山汇合,合流向南。

邳州战场。

万民军南北两路,北路有七万人,南路十五万,合计兵马二十二万。

小主,

而孙传庭所率领的明军,却是仅有两万三千人。

就是算上山东方面的杨御蕃、刘泽清等山东营镇的一万五千兵马,满打满算都没有到四万人,兵力相差悬殊。

此前因为进剿王俊失利,杨御蕃被勒令戴罪办理剿贼事务。

而刘泽清因为指挥失当损兵折将,被降职为右都督,镇守山东的海防。

不过现在的刘泽清已经是官复原职,仍为山东总兵官。

在周延儒回京的时候,刘泽清打听到周延儒的座船,亲自登船,送上了一份周延儒无法拒绝的礼物。

刘泽清的起复,也正是周延儒的功劳。

原先孙传庭大会诸将时,刘泽清还只是镇守海防,带领水师。

而现在的刘泽清摇身一变成为山东总兵,总领山东兵马。

“山东万民军合兵一处,经由济宁顺运河南下,已经初步打通了与徐州的联系。”

“杨御蕃与刘泽清领兵退守沛县,依托沛县,暂时稳固了防线,挡住了进攻的山东万民军。”

陈功走上前,移动放置在舆图之上的旗帜,向着陈望讲述道。

“依照现在了解到的情报推断,山东方面的官兵最多挡住山东万民军半个月的时间。”

“邳州方面,孙传庭所部依靠运河地利,借助水师战船,勉强维持不败之局。”

“但是一旦山东方面万民军突破沛县,顺运河而下,淮北官兵将无地利舟船作为依靠,甚至还有合围之险。”

现在的万民军,战力可不是民变初期陕西的那三十六营流寇可比的。

万民军军阵严整,纪律严明,士气高昂,就如同历史上那些开国的义军一般!

而孙传庭麾下这些营兵,饷银积年拖欠,一路四处奔波,早已经疲惫不堪,士气低下。

更不用提,万民军兵力五倍于明军。

淮北明军,胜算……实在渺茫……

“邳州之战胜负,旬月之间,就能见其分晓……”

陈望神色凝重,沉默无言。

陈功站在舆图的旁侧,继续说道。

“邳州若败,明军在淮北将再无支点,万民军南北勾连,合兵一处实力更强。”

“南京监察所耳目回报,南国诸镇之兵孱弱不堪,多数兵丁衣不蔽体,骨瘦如柴,如同乞丐一般。”

“虽然名义之上有五万之众,但是能战者不过半数,一旦万民军主力南下,根本不足以抵挡。”

陈望沉吟了片刻,目光离开了南直隶所在的地方,向着西北方看去。

陈功会意,没有等陈望询问,便已经是将西北的消息汇报了出来。

“九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陇西,再度大破三边明军,追杀百里,陕西巡抚丁启睿的敕书、尚方剑、印绶全部丢失。”

“九月二十五日,朝廷调傅宗龙入秦,总理三边军务,抵御闯军,革丁启睿陕西巡抚之职,议其失利之罪,逮捕入狱。”

陈功走到舆图陕西所在的位置。

陕西的巩昌府内,还有四面红旗。

“如今陕西,还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下贺人龙、李国奇、罗尚文、左勷四营,合计兵马两万七千人。”

这四营兵马已经是西安府最后的依靠了。

“朝廷已经打算放弃巩昌府,退守凤翔、平凉,力保西安府不失。”

在崇祯十四年的年末。

大明就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

辽东败北,西北失陷,东南不保。

大明的崩塌,比起历史上更为快速,也更为剧烈。

陈功的手按在了西安城上,郑重道。

“兵部令,从汉中抽调半数兵马,北上驰援西安。”

“行文已下,要求克期出发不得有误。”

陈望双目微凝,神色微沉。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是等听到命令之时,陈望还是心中一沉。

“朝廷终于忍不住了……”

先是给周遇懋加职副总兵,想要用周遇懋来分他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