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在张启和吴云潇身上扫过,缓缓说道:“你们所遭遇之事,我已大致了解。这花旗国的行径实在是霸道无礼,不过你们也莫要太过担忧。有老夫在此,花旗国不敢轻举妄动。”
张启和吴云潇对视一眼,心里大定。
张启与朱允炆相谈甚欢,朱允炆虽曾贵为帝王之九五至尊,但历经岁月沧桑洗礼,往昔高高在上的架子早已消散,此刻的他显得极为随和,看向张启的眼神中满是长辈对晚辈的亲切关怀。
聊着聊着,张起忍不住问起了上世纪60年代的那场大战。
朱允炆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说道:“当年,花旗国集结数万大军,气势汹汹地直逼古巴海域,妄图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那时,我正在古巴海域的一座岛上清修,怎容他们如此肆意妄为。”
说到此处,朱允炆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凌厉,“我便出手了,凭借着自身的修行与手段,一举摧毁了他们的现代化军队,让他们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张启听得目瞪口呆,脑海中浮现出那激烈的战场画面,对朱允炆这通天彻地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禁感叹道:“朱老前辈,如此壮举,当真是令人敬仰!这世间能有几人有您这般神通,竟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那花旗国的阴谋未能得逞,保得这一方安宁,实乃大英雄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不过是顺应天道,做了该做的事罢了。小友,如今这世道变幻莫测,你日后行事也要多加小心。”
随后,张启抓紧机会,向朱允炆提出了许多关于修炼方面的问题,眼中满是求知若渴的光芒,说道:“老前辈,晚辈在修炼一途上独自摸索,深感艰难,今日有幸得遇前辈,恳请前辈能不吝赐教,传授一些修炼的方法经验。”
朱允炆见他态度诚恳,且心向大道,便也知无不言,将自己这数百年来的修行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一一告知。从诸多心法口诀,到突破境界的关键要点,再到应对修炼瓶颈的诀窍,朱允炆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张启听得聚精会神,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独自钻研,终究难窥大道全貌,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眼前这位前辈有着如此深厚的修为和丰富的经验,实在是难得的良师,定要好好讨教学习。”
他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朱允炆也都耐心解答,一时间,休息室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凝重而又充满希望,仿佛张启在朱允炆的教导下,已经看到了一条更为广阔的修炼之路在脚下徐徐展开,只待他奋勇前行,探索那无尽的奥秘。
张启满是好奇与敬仰地问道:“朱老前辈,不知您如今已达何种境界?”
朱允炆神色谦逊,摆了摆手说道:“老夫资质愚钝,如今不过是炼虚后期罢了。这修行之路,金丹期之后便是元婴,元婴之后是化神,化神之后便是炼虚。”
他目光转向张起,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小友,你如今尚在修行初期,一定要好好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好高骛远,这修行最忌讳的便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张启自然是点头如捣蒜,将前辈的教诲铭记于心。
“那元婴期和化神期的境界,是不是很难达到呢?”张启迫不及待地追问。
朱允炆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一丝对往昔的怀念,缓缓说道:“在如今这地球上,灵气枯竭,早已不复昔日的修行盛况。普通人想要修行到元婴期,那真是千难万难,几乎毫无可能。唯有那些底蕴深厚的大宗派,依靠着门派内的一些秘境,里面灵气充裕,门下弟子才有可能冲击元婴之境,否则单靠外界这稀薄的灵气,根本难以企及。”
张启若有所思,接着又问起了化神境界的情况。朱允炆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化神期,那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一旦踏入化神,便能感知到天地间更为玄奥的法则之力,举手投足间都蕴含着莫大的威力。但如我方才所说,在这灵气匮乏的时代,想要达到化神,不仅需要绝佳的天赋、坚定的意志,还得有机缘巧合,获得珍稀的天材地宝辅助修行,补充灵气之缺,否则终其一生,也只能望洋兴叹。”
张启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信息,心中对这修行世界的浩瀚与艰难有了更深的认识。
朱允炆若有所思,继而向张起侃侃而谈:“老夫并非完全不问世事、一心只在修炼。上个世纪,我曾听闻华夏故土遭遇了一场浩劫。尤其是三十年代,东瀛国百万大军叩关华夏。然而,那东瀛国的野心竟不止于此,还向西方国家全面开战,与几十个国家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