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七老八十才靠着年纪和资历,在退休前给自己赚了个金牌作曲人的位置,不像是实力的认可,更像是人生安慰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能接受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和自己平起平坐?
天才,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
可他还是不肯放弃。
方问山唱完了白脸,刘问这个和事佬立刻出面唱红脸。
刘问飞快地酝酿好情绪,沉痛道:“朋友们,我们乐坛已经多久没有新鲜血液了?你们有没有想过,等我们这些老家伙退休,接力棒又该交给谁!”
华语乐坛凋敝,口水歌泛滥,再加上日美欧音乐潮流的冲击,其实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当“我们一起学狗叫,一起汪汪汪”这种歌能爆火全网,甚至成为口口相传的年度歌曲的时候,他们这些作曲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也能叫歌?
都知道能扛大梁的歌手少,可优秀的作曲人却更加珍贵。
因为往往是歌捧人,而不是人捧歌。
就像《学汪叫》交给谁唱都能火,而能捧红一个小透明的歌却少之又少。
等他们这群人彻底被时代遗忘,又有谁能扛下华语乐坛的未来呢?
难不成真要听歌迷们吐槽:现在的歌一首不如一首,还不是二三十年前的呢!
见众人脸上出现动容,刘问的语气更加诚恳:“我们都曾经辉煌过,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撕伞,而是要给后来人留出路来啊!”
见他们一个还是不肯开口表态,方问山捂着胸口,冲刘问使了个眼神。
“算了算了,跟你们讲不通 !”
方问山摘下挂在脖子上的工作牌,拍在桌上:“既然做不到公平,这评委我不当也罢!”
说完,他站起来就往外走。
只不过速度慢地很明显,明显等人挽留他。
在场的人精们早看出了他的意思,交换了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眼神。
年年都来这一招,也不知道换个新玩法。
可这套就是屡试不爽。
“哎呦,方老,你千万不要冲动啊!”
刘问已经冲上去拦他了。
其他人见状,也赶紧阻拦。
一番拉扯之后,奚望叹了口气:“方老,您坐下,我们再好好谈一谈这个问题。”
方问山立刻坐回了原位,一点拖泥带水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开始吧!”